農業缺工嚴重性 監院籲正視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針對農業基層勞動力變老又缺工的窘況,監委王美玉、王幼玲、鴻義章調查發現,我國開放引進農業移工,政策規劃不周、配套不足,讓農民看得到卻用不到合法移工,只能冒險繼續聘僱非法人力來填補缺口。監察院呼籲農委會、勞動部正視農業缺工問題的嚴重性,積極解決現階段農業面臨迫切的勞動力需求,及失聯移工子女黑戶寶寶的權益。

調查指出,台灣農地平均耕地規模僅約零點七二公頃,屬小農經營型態,加上農村人口外流、少子女化,農業基礎勞動力呈現又老又缺工的發展窘態。二0二0年農業就業人口為五十四點八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百分之四點八,自營農牧業工作者逾五成是六十五歲以上的老農,七十歲以上更占三成,去年底我國農民平均年齡也達六十七點八四歲。

調查也發現,在移工核配比率,常態性缺工的雇主原本就招不到本國勞工,但「百分之三十五」核配比率代表的是有四名本勞才能請到一名移工,六名本勞才能請到二名移工,對於紓解缺工的幫助有限。

監委指出,因應季節性缺工的外展農業移工,是由農會進行調度,有一位本勞就可以請一位移工,但是以農會的員工數作為本勞人數標準。就以南投草屯農會為例,員工不到百人,但轄內有萬名農友。高雄美濃地區主要為農業經濟生產,對於勞動力有極高迫切需求,但只獲配四十名外展移工。

監委表示,在台失聯移工人數已超過七萬人,他們成了我國農業的隱形勞動力,呼籲,行政院必須正視失聯移工與我國農業已交織成錯綜複雜的共生關係,為我國農業現階段缺工困境暫時解套的既定事實,重視並特別考量這些移工在台的困境,督促所屬相關部會共謀解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