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2歲陳姓婦人在醫院擔任環管員,1年前開始常突然頭暈、心悸、失眠、腹部絞痛,解完便後才稍微改善,曾多科門診及診所檢查治療皆未改善,最後才在胃腸科檢查出「腸躁症」作祟。經藥物治療,且轉介婦產科接受賀爾蒙治療,症狀大幅改善。
郭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進生說,腸躁症是常見的反覆性功能失調腸道疾病,台灣盛行率達10~23%,經統計只有15%病患就醫治療。大腸激躁症被定義為在過去3個月內,平均每週至少有一天出現反覆腹痛,並伴有與排便有關、與排便的頻率改變相關、與排便的型態改變相關等2項或以上條件:症狀主要是慢性反覆性腹痛、腹脹和排便習慣的改變,在排氣或排便後會改善。病患類型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或兩者混合型。
他說,腸躁症致病機轉包括腸道蠕動異常、腸道過度敏感、腦─腸迴路的血清素調節失衡、腸道因素(如食物耐受性不良、細菌感染、發炎等)及心理社會因素(如情緒壓力)。誘發因素則有家族因素、食物不耐症、腸道感染及發炎、社會心理因素壓力和情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