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鎮漁港啟用逾50年 政府投入81億元打造國際級遠洋漁港

476
全國最大遠洋基地前鎮漁港50年來首度更新,奠定我國遠洋漁業百年發展。(漁業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前鎮漁港為國內最大遠洋漁港基地,建港啟用逾50年,市場及碼頭設備老舊、水深無法滿足大型漁船需求,不僅卸魚作業及批發市場重疊,周邊廢污水問題,交通停車空間不足,已無法滿足現代化漁港需求。行政院長蘇貞昌於108年10月視察該港指示前鎮漁港更新計畫,陸續投入總經費81億元,全面提升前鎮漁港設備更新,並改善漁民及外籍船員生活場域及休息空間,打造國際級遠洋漁港及新型魚市場,為我國海洋產業及城市經濟觀光注入活水。

漁業署說明,前鎮漁港是國內最大的遠洋漁港,停泊噸數、漁獲量皆為全國第一,產值300多億元。啟用超過50年未曾改善之前鎮漁港,此次在行政院支持下,計畫總經費核定約81億元,分別進行漁港深水碼頭整建、多功能水產品運銷中心新建、下水道系統及污水廠設備強化、多功能船員中心及魚市場及漁服中心修繕。

全國最大遠洋基地前鎮漁港50年來首度更新,奠定我國遠洋漁業百年發展。(漁業署提供)

前鎮漁港碼頭歷經50年使用後碼頭及市場設備老舊、港區水深不足,無法滿足遠洋漁船停泊及卸魚所需,本計畫投入約25億元,將改建1600公尺-7.5M深水碼頭並同時浚深港池,提供200餘艘遠洋漁船及千噸級大型化漁船停泊。

前鎮漁港卸魚場長年作業空間不足,且生產作業環境已逐漸不符現代衛生安全所需。本計畫投入24億餘元,新建魚類加工區 、殺魚區 、活魚水車區及早市攤商區約200餘格販售區,可將原卸魚場空間內之早市魚貨零批攤商移入,有效區隔人流、車流、物流、氣流,使場域內部生產作業及消費動線間互不干擾,並空氣清新,導入文化教育及休憩,提升水產品附加價值。

前鎮港區及其周圍草衙地區,迄108年未設置下水道系統,致雨水、污水未能分流,20餘家冷凍水產加工廠廢水排放,影響水產品安全品質,及前鎮生態水質及整體環境衛生,本計畫投入15億餘元,實施後將有效解決草衙地區及港區雨水排放、污水截流。

前鎮漁港每年約有2000餘人外籍船員,隨200餘艘遠洋漁船返港卸魚整補,港區腹地有限,有生活及休憩場所不足問題,為保障外籍船員人權、維護我國漁業國際形象,投入4億餘元設置多功能船員中心,包括公共空間、商店、餐廳、淋浴室、祈禱室及住宿空間,可提供大批遠洋漁船返港外籍船員安置與活動等人權問題。

前鎮漁港魚市場其作業空間長期不足,且生產作業環境已不符現代衛生安全所需。本計畫投入11億餘元改善1萬平方公尺魚市場空間,推動產業六級化,逐步導入食品安全衛生管制系統(HACCP),及結合漁業產業發展及觀光休憩,形塑乾淨清潔環境,以維護漁產品衛生安全。

臺灣為世界遠洋漁業大國,為延續我國遠洋漁業永續經營,提升基礎設備及保障外籍船員權益是不可迴避之責任。農委會漁業署持續提升我國遠洋漁業發展,同時解決草衙地區、港區雨水排放、污水截流、人行交通、綠美化等環境改善,更重要的是提升我國漁業人權議題,奠定我國遠洋漁業百年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