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45歲王先生罹患大腸癌第4期,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後,臉部、胸口和背部的皮膚長出許多疹子,伴隨搔癢、疼痛,轉介中醫癌症門診,治療1個月緩解改善。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劉家蓁表示,癌症患者需面對一系列的治療,偶會遇到副作用或體力較差,可以藉中藥調養減緩不適,維持生活品質。病人標靶治療後身上長的疹子稱為「痤瘡樣皮疹」,分布位置主要在皮脂腺豐富的部位,例如頭皮、臉、上胸部等。依照中醫觀點,病人身體處於三焦火旺、熱毒熾盛狀態,首要清熱瀉火,使用中藥如黃芩、黃連、黃柏等;又大熱容易傷及津液,會同時酌加養陰藥物,如麥門冬,減少皮膚搔癢,且預防未來皮膚乾裂情況。雖然患者感覺身體虛弱,但此時不宜進補,並提醒勿食薑母鴨、羊肉爐、麻油等食補,以及烤、炸、辣等燥熱食物。
經過中醫調養,患者的痤瘡樣皮疹1週後開始消退,1個月後症狀完全消失,且精神改善,體力能夠工作上班,後續也持續調養身體。劉家蓁表示,癌症患者需要面對一系列的治療,耗費的體力甚大,治療期間可以藉由中藥調養減緩不適並保持體力、維持生活品質,才有體力走完整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