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寒假結束,中小學13日開學,有部分孩子恐出現不想上學、精神不佳懶散、學習興趣不高或想到上學就頭痛、肚子痛等情形。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八里療養院主任張自強表示,父母應耐心陪著孩子一起調整,以縮短適應不良的時間;若孩子的「開學症候群」無法改善,且已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可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進一步改善。
張自強表示,開學上課是長假後的第一次正常作息,造成不少孩子因適應不良,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反應,如精神不佳、常打哈欠、呈現疲倦或想睡,甚至脾氣暴躁易怒,以及不想上學、或想到上學就頭痛、肚子痛等「開學症候群」。
對於有些孩子恐出現「開學症候群」,張自強建議父母應耐心陪著孩子一起調整,以縮短適應不良的時間:
1.把握時間多運動,透過運動降低開學的壓力,增加學習活力,避免懶散的態度。
2.回家約定使用3C時間,晚上早點就寢;避免睡前使用3C產品,以免影響入睡。可搭配輕柔音樂助眠,增加隔天上學精神。
3.調整生活作息,在長假期間比較沒有時間壓力,常常作息不正常或花過多時間玩樂;唯有逐步調整作息表,才不會影響正常的上課學習時間。
4.增加親子溝通時間,可扮演聆聽的角色多聽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適時給予關心與支持,降低孩子因開學換老師或換班級的焦慮或壓力。
張自強表示,開學後家長除每天可撥時間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在學校情況;若孩子出現開學不適應的情況嚴重且持續超過2週,建議儘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