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中心中正、中山名稱拆除

市府將里、社區活動中心有中正堂、中山堂的銘牌拆除。圖為將軍區忠寮社區活動中心銘牌拆除。
(民政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區里活動中心的「中正堂」、「中山堂」銘牌,二十五日拆了!市府表示,因應時代變遷,將原有中正、中山名稱改為當地居民聚會所在的名稱,將名稱還給在地脈絡,更符合需求。

「移除中正路」行動聯盟昨日上午也舉辦「告別威權、中正掰掰」活動。聯盟指出,全台共有三一六條中正路,共留下三一六條威權的傷痕,在二二八七十六週年此時舉辦活動,除面對也要療癒,才是真正落實轉型正義。

市府回應,路名牽涉居民住戶權益,會逐步推動更名議題,去年已將中正路前一七0公尺命名為「湯德章大道」,台文館為「湯德章大道1號」。

市長黃偉哲表示,時代變遷,活動中心名稱使用已熟為人知,且屬於市產,因此將舊有「中正堂」、「中山堂」名稱,改為使用當地居民聚會所在名稱,更符合需求,落實轉型正義精神,去除公共場域威權象徵。

民政局長姜淋煌表示,里或社區活動中心為市府舉辦活動及設置關懷據點的重要場所,依「台南市里社區活動中心設置使用管理辦法」規定,活動中心名稱,應冠以區名及所在地里、社區名或地名,然有少數里或社區活動中心,仍以中山堂或中正堂為名,或與中心名稱同時掛名,易造成混淆,予以拆除。

根據統計,大約有十處的中正、中山銘牌將去除,如將軍區忠寮社區活動中心原上方有「中山堂」、新營市土庫社區活動中心上方原有「中正堂」都拆除。

基進黨台南市黨部曾兩度在中正路發起貼牌活動。議員李宗霖指出,中正、中山銘牌命名是過往黨國體制下的政治命名,去除威權,是民主進化,應將空間歸還人民,台南中正路多達三十八條,居全台之冠,改革路名雖有行政陣痛期,對台南發展及台灣文化深化,重要且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