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墾丁 錯過這些美景捶心肝

圖與文/記者蔣謙正

墾丁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三面環海,具有多樣性自然景觀,長期以來就是國人及國際喜愛的旅遊勝地,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整理出亞洲十八個最被低估的旅遊地點,推薦給觀光客,墾丁是台灣唯一入選的地點,其中萬里桐、鵝鑾鼻及龍磐公園等,更是被評為墾丁之旅必去的三個景點,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萬里桐原是遺世獨立的小漁村,現成熱門潛點。

萬里桐 遺世獨立小漁村 新興熱門潛點

萬里桐是西海岸的淳樸小漁村,海岸線長約1公里,以優美的的海底景觀著稱,是潛水愛好者的聖地。萬里桐的海岸生態環境相當豐富,礁石區的珊瑚礁岩較為平坦,淺水處有石珊瑚、軟珊瑚、海葵、海參等,深水處有海扇等生物分布,更在礁石與沙地交接處常可以看到魟魚等沙棲魚類,目前該部分潮間帶區域被劃為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可見此處生態資源的珍貴價值。

萬里桐南側的海域遊憩區,海水清澈,海洋生態資源豐富,目前不僅是墾丁熱門潛水地點,且小海灣因風浪小,因此近期吸引獨木舟、SUP等愛好者前來,加上萬里桐同時也是國片「海角七號」的電影場景之一,在夕陽時分,在非保護區的裙礁海岸上欣賞落日餘暉,與波光粼粼、嶙峋礁石相互輝映,夢幻美景媲美關山夕照。

白砂有著寧靜而潔淨的海灣。

白砂 寧靜潔淨小海灣 沙灘絕美

相對於南灣人聲鼎沸,白砂是一處秀麗寧靜的小海灣,長約400公尺的沙灘潔白純靜,其砂粒大部分由貝殼、珊瑚的碎屑所組成,貝殼砂含量達87.6﹪(貝殼砂含量僅次於砂島沙灘)。海底景觀相當豐富,有石洞、拱門、峽谷等,海扇及柳珊瑚星羅棋布,數量甚多。

白砂東側有台地屏障,冬天東北季風盛行時,海灣仍風平浪靜,適合各類沙灘、海域遊憩活動。

美麗的白砂沙灘也因為是「海角七號」及李安導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場景,而成為熱門的景點。鄰近白砂沙灘的白砂公廁,獲2022年iF設計獎,以沙灘石粒為構想,建築物如同兩顆白石彼此交錯,保留的退縮空間及與既有喬木共存的設計理念,更強調環境的永續利用。

鵝鑾鼻公園是生態與人文交織的礁林公園。

鵝鑾鼻 生態人文交織礁林公園

鵝鑾鼻舊稱「沙馬磯」或「沙馬磯頭」。「鵝鑾」一詞為排灣族語,意為「帆船」,因在鵝鑾鼻附近有一巨大礁岩形似帆船,因而取名為「鵝鑾」;而「鼻」指突出的地形,即岬角之意,合稱為「鵝鑾鼻」。鵝鑾鼻是台灣最南端的岬角,為巴士海峽與太平洋的交界點。園內巨礁林立,獨特的高位珊瑚植物、熱帶海岸植物繁生其間,是絕佳的戶外植物教室。除了遠近馳名的歷史古蹟-燈塔之外,園內也發現恆春半島內最久遠的史前遺址(又一村,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時間可遠溯至五、六千年前。

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由於船難事件頻仍,清廷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至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並支付一百銀兩向龜仔角社原住民購買南岬燈塔預定地。

1882年落成,為防外侮侵擾,該塔建築成砲壘形勢,以塔基作為砲台,圍牆上設有槍眼,牆外四周設壕溝並置槍械自衛,派有武裝士兵守衛,為世界上少有的武裝燈塔。

1895年清廷撤台時炸毀燈塔;1898年日人撥款修復重建。二次大戰末期又遭盟機炸毀,戰後第三度整建。燈塔塔高21.4公尺,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度達180萬燭光,每30秒旋轉一周,見距20海浬,是台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譽。目前劃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蹟保存區。

日治時期1927年,「台灣日日新聞社」票選新「台灣八景」。1929年豎立「台灣八景鵝鑾鼻碑。目前此碑仍立於燈塔南側。

位於東海岸的龍磐草原,交通便利可及性高,是眾多遊客迎接新年第一道曙光的絕佳選擇。

龍磐草原 觀星迎曙光好去處

龍磐為佳鵝公路旁、位於鵝鑾鼻及風吹砂之間、濱臨太平洋的廣闊草生地,全區為隆起的珊瑚礁石灰灰台地,由於石灰岩被雨水溶蝕,而形成崩崖、滲穴、裂溝等地形景觀。

位於東海岸的龍磐草原,交通便利可及性高,是眾多遊客迎接新年第一道曙光的絕佳選擇。夏季時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海天一色,並時時可見到垂直升降的小雲雀鳴唱迎賓曲,令人心曠神怡,幸運的話,還有機會看到成群的台灣梅花鹿,徜徉在遼闊的草原上。只要是晴朗的夜晚,都可以在此仰望璀璨美麗的星空夜景,甚至每年的4月6月的晚上,都可以觀賞難得一見的南十字星座,也因此成為追星族觀星賞月的好去處。

沒到龍磐公園,墾丁之行就不算完整。

CNN在評論龍磐時更提出「沒到此處,墾丁之行就不算完整」,可見龍磐的景觀之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