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踝扭傷 本體感覺訓練助恢復

成醫醫師柯伯彥說,外踝扭傷後,需儘量避免進展至慢性外踝不穩定,「本體感覺」訓練可有效預防。(成大醫院提供)

常見運動傷害 少數會變成慢性外踝不穩定 嚴重需使用關節鏡手術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愛打籃球的王小姐右踝在3個月前扭傷,引發右踝腫脹及外踝痠痛,走在平坦地面也感覺好像快扭到;就醫檢查發現外踝前距腓韌帶斷裂,應力X光測試發現右踝較左踝鬆動,診斷為慢性外踝不穩定。醫師表示,外踝扭傷後接受「本體感覺」訓練,可避免進展至慢性外踝不穩定。

成大醫院骨科部醫師柯伯彥指出,俗稱「翻船」、「翻腳刀」的外踝扭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踝關節扭傷後的急性症狀包含踩踏疼痛、局部腫脹、瘀青等,初期照護以冰敷、休息、局部加壓、抬高患肢即可緩解,雖然大部分可以很快恢復;但少數患者會進展為慢性外踝不穩定,王小姐嚴重外踝扭傷,瘀血、腫脹經過2週仍無明顯改善,進而造成維持外踝關節穩定的一條或多條韌帶損傷或鬆弛,以致失去維持關節穩定的功能。

他說,遭遇嚴重外踝扭傷應考慮就醫,配合貼紮及護踝來穩定踝關節,在疼痛減緩且沒有步行的疼痛後,開始接受「本體感覺」訓練,避免進展至慢性外踝不穩定。

足踝「本體感覺」訓練分為3個階段:

1.利用患肢單腳站立維持平衡至少30秒,休息3秒,早晚至少各30次。

2.和上述動作相同,但要閉上眼睛。

3.離牆面約等身高的距離,以患肢單腳站立,對著牆面比肩高的位置丟排球,接住彈回的球。以1回合執行10次為單位,每回合間休息10秒,早晚至少各3回合。

柯伯彥說,當確認為慢性外踝不穩定時,依外踝不穩定狀況,患者可考慮安排傷口小、疼痛恢復快的關節鏡,做外踝韌帶強化修補手術或韌帶重建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