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社論〉立委初選刀刀見骨,牽動賴清德總統路
民進黨各個選區立委初選結果陸續出爐,過程中屢爆硝煙,而且未來還有不少選區將由徵召產生,人選能否獲得黨內各派系認同?初選後的恩怨能否擺平?再加上不分區提名名單是否符合社會期待?非但牽涉民進黨的地方政治生態,也關係總統大選的勝負,對於身兼黨主席又是總統參選人的賴清德,當然是極大的考驗。
民進黨原先規劃,四月十八日立委初選協調截止,二十四日至五月十二日為民調初選期間,五月十七日再公告初選候選人提名名單。不過,由於總統初選人選為同額競選,所以民進黨中央決定立委初選時程全部提前一週。
日前,民進黨若干選區初選結果已經陸續揭曉,即使先前競爭十分激烈的地區,也沒有出現不滿民調結果鬧事的場面,表面看來黨內立委提名似乎相當順利。然而,進行初選的選區不多,徵召的選區如何產生?同樣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按照民進黨分類,在上次立委選舉中得票率未超過百分之四十二點五的十六個艱困選區,加上幾個沒有人登記的選區,約二十席將由賴清德徵召;徵召作業時,提名策略小組通盤考量,進行徵詢協調,也得與無黨或他黨候選人合作。
以直轄市為例,台北市兩個選區同額,兩個選區初選,四個選區徵召;新北市六個選區同額,三個初選,三個徵召;桃園市兩個同額,三個初選,一個徵召;台中市五個同額,一個初選,兩個徵召;台南市五個同額,一個初選;高雄市七個同額,一個徵召。縣市部分亦復如此,十六個縣市中,只有基隆、嘉義市及台東進行初選,六個選區徵召,其餘都是同額競選。
換言之,七十三個選區中,直接由民進黨中央徵召的將近二十個,這固然表示黨中央對於立委徵召人選具有絕對的主導權,也同時意味賴清德必須相對擔負成敗責任。如果徵召人選是眾望所歸,沒有紛爭,即使最後輸掉選舉,大家也會認為非戰之罪;但如果徵召人選不孚眾望,引起地方反彈,或是對手不服,違紀參選,大家就會把責任歸咎於提名不當,賴清德自然首當其衝。
從目前局勢看,民進黨中央固然已經勸退四、五個原先可能參選的人,使得選情相對單純,不過未來能否繼續,恐怕還有待觀察。特別是進行初選的十四個選區,縱使民調結果出爐,分出勝負,但落敗者是否服輸?支持者願不願意盡棄前嫌轉而支持對手?都在未定之天!
過去民進黨的支持者,往往在黨內初選時各為其主,彼此廝殺激烈,但只要黨提名確定,正式選舉時,其他陣營仍然會全力支持,但那多半限於總統、縣市長部份,立委和議員就未必盡然。因為行政首長有任期限制,而民意代表可以連選連任,一旦被對手選上,再要奪回就難上加難,所以寧可看到其他政黨勝利,也不願見到黨內對手選上;再加上派系利益衝突,權力鬥爭,使得這種狀況越來越多。
事實上,儘管已經獲得民進黨提名,但並不表示賴清德已經獲得全黨支持。蔡英文的嫡系人馬仍然在給賴清德穿小鞋,彼此依舊在互揭瘡疤;為了安撫派系,擺平黨內互打,爭取地方勢力支持,賴清德在提名不分區時勢須有所妥協,但過度妥協的名單又很難符合社會期待,因此立委提名不只考驗賴清德的政治智慧,更可能決定他的總統夢能否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