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2023)年第一季鹿特丹港貨運量小幅下滑,貨櫃量降幅則達一成,俄烏戰爭對鹿港業績所造成的影響明顯可見。
鹿特丹港務局統計,首季通過鹿特丹港的貨運量1.116億噸與去(2022 )年同期的 1.133 億噸相比減少了1.5%,貨量下滑主要涉及散雜貨領域(滾裝/滾裝和其他普通貨物),礦物油產品、原油、液化天然氣、鐵礦石和廢鐵、散裝農產品和煤炭板塊吞吐量則有所增加。
鹿特丹港務局首席執行長 Allard Castelein認為,2023 年貨量略有下降,特別是在貨櫃領域,由於高通膨和經濟疲軟,該港面臨著貨運量滑落問題,並證實根據制裁進一步減少了對俄羅斯能源流動的依賴。 在今年剩餘時間裡,由於當前地緣政治形勢和高通膨帶來的不確定性,預計貨量下降幅度有限。
分析指出,貨櫃量按噸數計算首季3150 萬噸比去年同期下滑11.5% 至 ,以TEU計則為322.5萬TEU比去年同期大減11.6%,由於進出俄羅斯的貨運量減少,這種櫃量衰退情況2022 年即開始,由於俄烏戰爭於二月下旬才開始,因此對去年第一季櫃量的影響仍然有限。由於累積庫存和通貨膨脹導致對實物商品需求下降,從亞洲的進口量下降(-14.2%,TEU)也反映在吞吐量數據中。 儘管連鎖業績大幅改善,但第一季尚未恢復轉運,且由於疫情大流行期間的擁堵,這些貨物轉移到較小的港口。
第一季液體散貨5430 萬噸增長 5.6% ,原油供應量增加 80 萬噸(+3.2% 至 2630 萬噸), 作為俄羅斯石油的替代品,更多的原油來自美國、西非和中東。 由於這種石油的運輸距離更長,因此增加了超大型原油運輸船 (VLCC) 的使用。 第一季卸載原油的 VLCC(50 艘)是去年的兩倍,蘇伊士型油輪的港口停靠量也增加了 30%。 第一季礦物油產品的轉運量增加 160 萬噸達到 1510 萬噸 (+12%)。 此一增長主要是由於獨立碼頭和海豚碼頭的柴油吞吐量增加, 這主要用於替代進口受制裁的俄羅斯柴油。第一季液化天然氣(LNG)吞吐量也增長了 14.3% 至 301.2萬噸,液化天然氣供應的增長主要來自美國,以替代歐洲通過管道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