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鮮人焦慮 4技巧增信心

台北慈濟醫院潘奕瑄臨床心理師表示,不少準新鮮人初踏入職場後,容易有焦慮、憂鬱、睡不好等症狀,還可能用暴食、飲酒等不健康的行為試圖因應壓力。(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畢業季來臨,大學生在這段期間容易因面臨身分轉換而產生心理壓力。臨床心理師表示,主要的挑戰包括上班族規律的生活不若大學時期自由自在、職場階級嚴明不像校園環境包容、要從習慣的學生身分重新摸索成為職場新手、工作負擔重及人際互動中利害牽扯的擔憂等等。不少準新鮮人初踏入職場後,容易因上述因素造成焦慮、憂鬱、睡不好等症狀,還可能用暴食、飲酒等不健康的行為試圖因應壓力。

24歲的小誠本身性格害羞內向,畢業後考上公職,但小誠感受到全職工作與大學打工的差異,工作的責任負擔變得龐大,人際互動也不甚順遂,下班後都以熬夜打電動的方式紓壓,導致隔日精神不濟,上班情緒焦慮低落,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當他覺察到自己有些身心狀況後前往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門診,經過醫師評估,安排與潘奕瑄臨床心理師進行心理治療。治療過程中,潘奕瑄仔細聆聽小誠的困擾,並共同討論解決辦法,讓他慢慢適應了職場生活,也能把既有的良好工作能力發揮出來。

潘奕瑄表示,人際互動技巧較不足、壓力因應能力較弱,或本身即有身心困擾的民眾,離開包容度較高的校園環境轉換到相對嚴格的職場時,較容易產生上述的困擾。

她提供4個技巧協助職場新鮮人增加信心,盡快適應職場:

1.尋求支持:適時尋求身邊同儕好友的支持,不要悶在心底;2.觀察學習:多多觀察身邊的同事們是如何因應工作挑戰的;3.休閒活動:選擇多樣化的休閒活動,讓自己感受到愉快、放鬆;4.自我實現:除了得到薪資收入外,試著找到工作中的自我意義,幫助自己化被動為主動。

潘奕瑄說,畢業後,工作將占據生活的一大部分,焦慮、低落與挫折是生活步調改變時的正常情緒反應。但若情緒明顯發生改變且持續兩週以上,甚至干擾食欲、睡眠等生活作息,影響人際關係與休閒活動進行時,建議民眾可以尋求專業協助。而身邊若有即將踏入職場的親友,也建議民眾能避免急著給予大量建議,多以「陪伴」、「同理」及「討論」的方式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