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南科實中國中部三年六班
◎林宇涵
有時候,它不一定不對;有時候,只是想讓事情更順暢的運轉;有時候,它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假裝,太多的情境需要它,它是個無傷大雅的小謊言。也許是隱藏情緒,也許是為了某種利益,也許是為了逃避後果。假裝有著太多面向,但終歸有個核心原因,那使是:讓情況更好。
作為青少年,人際互動和社交連結是少不了的生存作為,「假裝」成了生活中的必備武器。由於自己的喜好、生活經驗,以及和同儕的差異,對於他們興致勃勃開啟的陌生話題,無論了解多少,都必須假裝「略有耳聞」,並做笑讓對方說下去,不然等著看對方尷尬的換話題,同時也方便「循循善誘」的帶回自己熟悉的話題。此外,通常也要假裝自己「有點興趣」,對話才能順利繼續進行。你說,「假裝」不重要嗎?
多數時刻,我對這樣的「假裝」早已麻木,它是如此自然的脫口而出。當然,面對滔滔不絕的人,必然也會擔心自己能否「撐下去」,並且後悔剛才的假裝並不恰當。即使如此,下次依然重蹈覆轍,也許是習慣難改。在此情況下,假裝的目的即是使事情順暢,同時,在我看來,它並沒有什麼不對,畢竟打斷興致勃勃的談話需要勇氣,這時多數人運會選擇安於舒適圈,假裝一下。
我認為假裝的界線在於不造成傷害。在我的經驗中,我總是假裝感興趣,方便當個稱職的聽眾。在不良假裝的例子中,最貼近生活的是假沒看見,例如霸凌事件,假裝的後果非常嚴重。我想,無論在什麼狀況下假裝,都應先思考後果,它可以讓事情更好,也能讓事情糟到無以復加,假裝的內涵,令人難以捉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