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咬不動 餐具檢測食物軟硬度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9日舉辦記者會,宣布推出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衛教手冊,除傳授食物軟化撇步,更教民眾以餐具測食物軟硬度。(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針對老人家的牙口不好,造成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現象,國健署建議,透過食材的挑選、改變切割烹煮技巧,並以家中常用餐具檢測,就可自己做出適合高齡者「軟硬度」的飲食,讓長者天天「吃得下」,營養跟著來。
 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國健署參考國際作法,並根據我國的飲食習慣和在地食材,發展「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衛教手冊,將高齡營養飲食質地分為「容易咬軟質食」、「牙齦碎軟質食」、「舌頭壓碎軟食」、「不需咬細泥食」、「均質化糊狀食」、「中濃稠流動食」、「低濃稠流動食」、「微濃稠流動食」,供高齡者諮詢營養師或專業醫事人員,選擇適合自己的質地種類。
 長庚科技大學校長樓迎統表示,不好咬的肉排、芹菜等,其實透過小技巧就可以改變軟硬度。像肉類食材先以肉槌槌打、去除肉片筋膜,可把新鮮鳳梨打成汁加入醃製,就可大幅嫩化肉類質地;一些纖維多、質地較硬的蔬菜,洗淨切好先冷凍1-3天,拿出直接烹,質地不但變柔軟且不影響色澤。
 樓迎統表示,只要利用家中常用的筷子、湯匙和叉子等餐具,就可以輕鬆了解食物軟硬度是不是有符合長者需求。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高齡者的「呷飽沒?」要建立在「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三好一巧新觀念,靈活運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口訣和手勢,加上適當處理食材,注意質地軟硬度,用食物好好照顧我們所愛的長輩,為他們的營養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