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AI議題夯,航運業開始關注自主船舶(MASS)發展,我政府航政主管部門、港口碼頭營商與航商都準備好了嗎?
中華航運學會與航海節籌備會上週(九日)共同舉辦第六十九屆航海節學術研討會,聚焦「國際及國內自主船舶(無人船)最新發展情勢」,藉由學界、實務界與政府部門的交流,增加對自主船舶未來發展的瞭解與掌握,該研討會由航運學會理事長呂錦山主持開幕式及頒發感謝狀予三位主講者。(見圖,李錫銘攝)
中華航運學會指出,有鑑於自主船舶(MASS)議題持續在國際海事組織(IMO)討論與發展中,AI在水上航行的應用近期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此次航海節學術研討會,特別以「國際及國內自主船舶(無人船)最新發展情勢」為主題,從國際及國家層面的政策、航行、船員、無人船運作技術等不同角度對其發展進行多面向的探討。研討會由中華航運學會祕書長林上閔博士擔任主持人,分享「北歐三國自主船政策對我國的啟發」,並邀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蔡朝祿副教授說明「從航海人員角度看無人船的機會與挑戰」、財團法人驗船中心研究處副處長吳昌政報告「IMO MASS近況梳理概要」,及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海洋產業處副處長鍾豐仰講述「國內外自駕船舶的發展情勢」。
本次研討會由林上閔引言,主講者分別就航政主管政策面對MASS控管、法規、水上交通管理,與港口業者相關的VTS、碼頭設施、營運效益及船舶引導領港,以及航商經營效益、管控、傳統船與MASS併存應變等諸多層面提出探討。
航運學會表示,綜觀來看,船舶航行演進到全自主化程度尚需時日, 應該是一個漸進式的轉化過程。我國應先瞭解航運產業的定位與自身的需求,以作為發展無人船的政策依據。另外,為因應無人船發展國際化的趨勢,台灣仍需有所準備與因應,本次研討會,對我國未來航港相關政策與產業發展深具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