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慢性鼻竇炎常會有鼻塞、鼻悶脹、鼻涕倒流、頭暈、頭痛、頸部筋膜緊繃等症狀,反覆發作時易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出現睡眠障礙等,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說,經中藥治療可明顯改善症狀,提醒日常生活不要過度勞累,以免導致免疫力下降,飲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曾裕芳表示,當鼻竇發炎經治療後,症狀仍持續至少12週,即為常見的慢性鼻竇炎;而慢性鼻竇炎會阻礙鼻腔內的分泌物排出,最後造成鼻黏液堆積,使得用鼻子呼吸變得困難,鼻竇周遭的眼部和臉部也可能會感覺腫脹、疼痛或壓痛。
常見病因包含:鼻息肉組織增生,阻塞鼻孔通道或鼻竇;或是鼻中膈彎曲,可能阻塞鼻孔的通道;以及其他疾病併發症,如胃食道逆流或其他免疫相關疾病,都可能引起鼻塞。另外,常見的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也會使鼻竇組織發炎腫脹,並使黏液堆積造成鼻塞。
他說,鼻竇炎屬中醫「鼻淵」、「腦漏」範疇,病因包括外感風熱邪毒或風寒侵襲,久而化熱,邪熱循經上蒸,犯及鼻竅;或膽經炎熱,隨經上犯,蒸灼鼻竅;或脾胃濕熱,循胃經上擾等引起。
常見的證型有:
「肺經風熱型」,症狀有鼻流黃涕或黏稠量多、嗅覺減退、發熱畏寒、頭痛、咳嗽、痰多等,治法宜祛風、散熱、通竅,方劑可用蒼耳子散。
「膽經鬱熱型」,症狀為鼻流濁涕,黃稠如膿樣,嗅覺變差、頭痛、發熱、口苦咽乾、耳鳴、煩躁等,治法宜清膽瀉熱,利濕通竅,方劑可用龍膽瀉肝湯等。
「脾經濕熱型」,症狀為鼻流黃涕,質稠而量多,鼻塞、嗅覺減退、頭暈頭重、胸腔脹悶等,治法宜清脾除濕,方劑則可用加味四苓散等。
曾裕芳提醒,慢性鼻竇炎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的疾病,平時的預防方法不外乎鍛鍊身體,增加免疫力,預防感冒;生活中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度勞累使身體免疫力下降;飲食宜清淡但要有營養,戒除菸酒,少食辛辣刺激之食物,尤其患病期間更應注意;平時也可用灌洗鼻腔專用的擠瓶、生理食鹽水罐或洗鼻壺沖洗鼻腔,來幫助清潔鼻竇,舒緩鼻子不適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