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新北市幼兒園「餵藥疑案」在民進黨舖天蓋地的攻擊下,不但成功削弱侯友宜的形象、摜壓侯友宜的民調,也有效轉移民眾對性騷擾案的注意力。但這種蓄意潑髒水的選舉伎倆,也同時摧毀家長對幼教業者的信心,更造成社會恐慌,充分顯現民進黨一心只在意選舉,而不是真正關切幼教健全發展。
五月十四日,三名家長前往警局報案,聲稱就讀某幼兒園的子女,今年二月到四月間有情緒易怒及自殘行為,並指遭老師餵食藥物及不當體罰等。消息傳出之後,立即成為媒體焦點,再加上民進黨的政治操作,很快就變成熱門話題。
平心而論,涉案幼兒園如果真有餵藥、特別是餵幼兒含有類似巴必妥及苯二氮平類藥物的事情,當然應該嚴懲;主管機關如果確有吃案、包庇或是延宕處理,自然也應負起應有的責任。但不管家長再怎麼憤怒,總要循法律途徑,政府機關也必須依事實和證據,透過各種行政調查、科學檢驗、刑事偵辦來查清真相,妥善處理。
但在真相尚未釐清之前,民進黨的各級行政首長與民意代表就輪番炮轟,賴清德暗批侯友宜處理太慢,陳建仁要侯友宜「勇於負責,積極處理」,無異已認定侯友宜怠忽職守、推卸責任;而民進黨的發言人與民意代表更窮追猛打,甚至利用假訊息將事件無限上綱。一時之間,新北市府變成眾矢之的,侯友宜更被媒體痛加撻伐。
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在檢調單位偵辦尚未有明確結果之前,尚難判定。不過從已經證實的資訊中,可以發現民進黨加諸新北市政府的許多罪名不是捏造,就是誇大其詞。
民進黨發言人質疑,四月份就有人透過市長信箱和一九九九通報市府,市府到五月才處理。但新北市府清查四月份市長信箱約一萬件,一九九九市府服務專線一萬三千多件,都沒有發現任何相關紀錄。同時,市府在五月十五日接獲通報後,當天立即啟動「重大兒虐案件司法早期介入機制」,主動報請新北地檢署啟動司法調查,並同步進行行政調查。這說明新北市府絕對沒有吃案,進度或許可以更快一點,但顯然沒有拖延。
新北地檢署也指出,五月十五日接獲幼兒園人員涉嫌餵食幼童不明藥物案件後,立即組成專案小組,指揮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大隊及海山分局積極偵辦;第二天即由檢察官訊問三名告訴人及兩名幼童;十八日搜索幼兒園,隨後的偵查陸續都有進行。這證明檢方也沒有拖延。
其次,這個案子之所以越演越烈,主要就是民進黨故意危言聳聽,把原本可能是幼兒園老師單純餵幼兒感冒藥水,變成「餵毒」。事實上,幼兒園老師是否了解巴比妥及苯二氮平是管制藥物?是否知道感冒藥水有此成分?是否清楚過量會有風險?恐怕都大有疑問。如果老師是明知故犯,或是為了讓幼兒入睡好管,未徵求家長同意就逕自餵藥,當然應該負責;但如果老師出自好意,只是拿藥房購買的藥水,而且徵求家長同意後才餵食幼童,那麼園方固然難辭其咎,家長難道就完全沒有責任嗎?退一萬步想,縱使幼兒園餵藥是為了好管幼兒,園方又豈敢餵毒?
儘管如此,在綠營媒體和名嘴搧風點火下,這個案子已經政治化,餵藥變成餵毒,家長當然恐慌,幼教業者固然遭殃,侯友宜的支持度也直線下跌,這才是民進黨猛打餵藥案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