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臺北,一座移動的城市

■王學敏

常有不熟悉臺北的朋友問我:「臺北,是個甚麼樣的城市?」我總是回答:「臺北,是一座移動的城市。」怎麼說呢?且隨我走進臺北人的故事裡,一窺究竟……

1982年,音樂才子羅大佑「之乎者也」專集主打歌〈鹿港小鎮〉紅遍大街小巷。有一句歌詞大家都能朗朗上口:「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唱著、吼著,大家內心深處的鄉愁甦醒過來,心有戚戚焉;然後,大家都沉默了……。

是的,當年這句歌詞讓外地來臺北打拚的移民大起共鳴。對這些來臺北就學如我、就業如羅大佑的外來客而言,臺北當然不是我們的家。我畢業後留在臺北工作,奮鬥了10年才在臺北落籍定居。所以,當年跟著羅大佑發出聲聲來自靈魂深處的吶喊:「臺北不是我的家!」不吐不快的激情,至今仍然鮮明。然而,對於從寄居變成名副其實的臺北人,敢問:「臺北,究竟是不是我們的家呢?」許多人茫然了……。

2004年「臺北101」拔地而起,臺北快速冒出一幢幢新興高樓大廈,外觀豪華,公設大增,內部空間的規劃相對受擠壓。富豪大戶除外,許多中上水平的臺北人,家,都變小了。因此,前些年,臺北突然流行起一個新口號:「斷、捨、離」。第一波,家裡的衣物、包包、鞋,先狠心掃過一遍,確實清爽多了。第二波的斷、捨、離,念頭竟轉向牆上書櫃和CD櫃上,準備淘汰一部分生平最愛的書和音樂專輯。捨棄的過程十分痛苦呢!

到府服務的二手書商,不分平裝、精裝,文學書、史書、百科全書、西洋畫冊……等等,一律每冊10元收購。聽得我一陣唏噓,紙本書式微至此,是否正拋顯出時下著作出版面臨的困境?心頭一陣寒涼。他接著說:「收購二手CD、DVD,50元一片,典藏版100元一片。」正說著,二手書商在CD櫃發現一片羅大佑「之乎者也」專輯,雙眸發亮,他抽出這片專輯,手指在外盒表面來回摩挲著。我一個箭步向前,自他手中奪回羅大佑!口中疾疾拋出一句:「這片不賣。」二手書商非常激動:「這一片,太經典了!」立刻以滄桑的嗓音唱出「臺北不是我的家……」目光炯炯向我,鼓起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概,一臉肅殺的表情喊出:「5000元跟妳收。這是從來沒有的高價喔!」

老天!他竟然喊出書的500倍高價。但弔詭的是,我面對這片離鄉遊子羅大佑高貴靈魂的吶喊,決計不斷、不捨、不離。書商離開我家之前,一步三回頭,以近乎哀求的聲調對我說:「假如,我是說假如,有一天,妳願意割愛羅大佑這一片天碟,我仍然願意高價跟妳收購喔!」我自唇角送出一朵淺粉色微笑,揮揮手與他道別。回想這整個事件,我有些迷惘。感覺有個甚麼,似有若無地揉捻著我的心弦,弦音恍若幽幽低吟著:「臺北,不是我的家?」「臺北,已是我的家?」心思仍然移動著……。

臺北,真是一座移動的城市?!據了解,外來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七成,從全臺各縣市鄉鎮移入臺北的居民,多半是為了謀職來的。人人懷抱著夢想,離鄉背井,來臺北闖蕩。工作地點在哪兒,住處就會落在大眾交通工具所及、房租負擔得起的鄰近區域,開始「臺北居,大不易」忙碌而寂寞的生活。為甚麼寂寞?初來乍到,難免水土不服,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一顆心驚疑不定;加上職場適應不良,工作更換頻繁,住房四處搬遷……交友著實不易。大家都在快速移動,幾年下來,每個人在臺北地圖上畫出遷移的動線,織出繁複網絡,興許也促使整座城市不停移動,繁華勝景不斷移轉:1709年艋舺最早開發~1759年淡水都司移駐艋舺~1860年淡水河沿岸開放外國通商,造就了大稻埕的繁榮~1961年中華商場落成,與西門町商圈成為當時最熱鬧的區域~1963年臺北市人口突破百萬,1967年升格直轄市;市府大力建設,忠孝東路整合修造並拓寬成為主要幹線,發展成最熱門的東區商圈,一直紅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信義計畫區興起,臺北101商圈竄紅……。

談了這麼些移動,便讓我想起美國作家艾倫‧萊特曼《愛因斯坦的夢》。作家艾倫幫26歲的愛因斯坦作夢,故事的時間點落在1905年,當時愛因斯坦在瑞士專利局擔任三級技師,他伏在辦公桌上睡著了,開始作夢。夢裡,他從4月14日至6月28日之間作了30個夢,一夢一世界,精采絕倫。

5月29日,這個夢是輪子轉動的世界,這裡每一樣東西都有輪子,分分秒秒都在移動。一棟棟建築物滑過來、滑過去,大樓裡的辦公桌、椅、檔案櫃也溜過來、溜過去,人在這些滑動的物件之間閃閃躲躲,險象環生;不管人或物體都沒有靜止狀態。沒有人安靜地坐在大樹下看一本書,沒有人悠閒凝望池塘中的漣漪,沒有人躺在草地上享受愜意的午後。為甚麼大家這樣在意速度呢?因為在這個世界裡,人處在移動狀態,時間會過得比較慢;所以,人人以高速行動來增加時間。」講到這裡,心頭一驚,臺北,是不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偷偷加了輪子?……一座移動的城市喲!

在移動的城市居住了近半個世紀,家與四獸山為鄰;虎、豹、獅、象,圍繞在臺北101邊緣,一座移動中新興的「新世紀臺北城」!故事主人上了年紀,人不動?心動?城市繼續移動?故事尚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