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 府城廣角鏡 〉美中競合下台灣經濟陷困境
李沃牆
長期以來,美中(中國大陸)兩強始終是既競爭又合作,說更白話一點就是持續的進行「談談打打」。在國際貿易領域中,彼此相互依賴,難以斷捨離;但在政治意識型態卻持對立態勢,互不相讓。台灣夾處中間,左右為難。蔡政府「親美遠中」政策行之多年,如今看來,對台經貿發展並無好處。台灣在今年IMD競爭力排名雖位列第六名的佳績,但當中的「經濟表現」項卻僅落至第二十名。
近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之後,葉倫(Janet Yellen)是第二位訪問中國的拜登政府高階官員,也是近五年來首位訪問北京的美國財長。美中在檯面上握手示好,其背後卻是暗潮洶湧,各懷鬼胎。美聯準會去年升息十七碼,在緊縮政策下,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和二年期公債殖利率之差近百個基點,殖利率曲線倒掛幅度達到四十多年來最大,經濟衰退恐加劇。甫結束訪中的葉倫表示,不能排除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性。不少研究機構也預測,美國仍將出現溫和衰退。
雖然美中雙方緊張局勢不斷升溫,但去年的雙邊貿易卻攀至史上新高的六千九百億美元,證明兩國經貿關係依舊緊密相連。中國大陸經濟復甦疲軟,內需消費不振,正面臨通縮之虞。葉倫的訪中,無非也意謂雙方有意管控政經風險,試圖穩定兩國經貿關係。尤其,美國經濟衰退危機必須與中國大陸合作;而中方也需美國這出口市場,提升成長動能。
雖然,葉倫對中態度務實,但拜登政府對中的強硬立場並未改變。如去年十月,拜登政府實施了更全面的限制措施,禁止將使用美國設備和技術製造的高端晶片出口給中國大陸。這些舉措雖重創了中國大陸的高端半導體產業,但中方也不缺反制籌碼。
首先,中國大陸在五月時,對美國最大記憶體製造商美光的制裁,作為反擊。再者,七月三日又出奇地宣布從八月一日起對鎵和鍺兩種金屬的出口管制。這一決定被普遍認為是針對美國及其盟友的科技圍堵而來,並引發了對中國大陸可能限制其他原材料出口的擔憂。二0二一年,美國使用的鎵和鍺,就有半數以上都是從中國大陸進口。不過近來也從英國和德國進口二成的鎵、從比利時和德國購買超過三成的鍺,作為替代中國大陸的選擇,降低中方的抑制效果。
有論者認為,中國大陸接下來可能限制稀土出口。而美國稀土進口雖然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但已由過去的八成降至二0二一年的七成四。
美中貿易戰、科技戰不僅兩敗俱傷,其負面外溢效應恐將逐步蔓延至全球,造成供應鏈重組,為產業競合態勢投下更複雜的變數;不僅阻礙全球化進行,亦對全球經濟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另外,貿易戰導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遲緩及就業等多方面受衝擊;而美國高科技產品失去廣大中國大陸市場,收入及盈餘大減,影響投資及研究發展支出,只得大量裁員。
對身處全球科技供應鏈要角的台灣而言,在兩強的貿易戰、科技戰中均遭波及,如今景氣燈號「連七藍」,出口連十黑。尤其,六月電子零組件衰退擴大至百分之二十一點三,為影響出口重要關鍵,且對五大出口市場全部減少。累計上半年出口年減百分之十八,此期間對陸港出口年減百分之二十六,影響甚鉅。有鑑於此,蔡政府該思考如何調整及分散出口比重,加入區城經濟整合,才是長久之計,否則經濟恐剩「保一」了。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