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按壓到會微痛 翁門牙骨質撕裂 牙肉像長青春痘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名70歲男性,這一年多來,發覺下顎門牙的牙肉處總覺得怪怪的,就像青春痘一樣時有時無,有時按壓到會微痛,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右下門牙牙根的中1/3段外側骨壁有破孔,大小約為高7毫米,寬4到5毫米,在靠近心端有一片半剝離,質地類似骨頭或牙根的碎片,診斷為牙骨質撕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宛柔表示,牙骨質撕裂是指牙根齒質(牙骨質)碎片從牙根表面脫落,由於缺乏鑑別和診斷困難,與牙骨質撕裂相關的病例報告和回顧文獻相當有限,通常會被診斷為純粹的牙周或是牙髓病因。

香港大學跟英國大學共同分析了37篇英文文獻,許多學者均認為未診斷為牙骨質撕裂之原因,最主要是因為牙根表面撕裂屬於一種特殊型態的牙根表面分裂,臨床上也會出現慢性牙周炎、瘻管或慢性根尖周圍炎等症狀,易與牙周或根管方面的其他疾病混淆而誤診。

學者對於牙骨質撕裂提出了兩種形成機制和骨質撕裂的傳導,分為內部和外在因素。李宛柔說,內部因素主要是先天性的,與牙骨質的固有結構弱點有關,例如營養不良或再生障礙性貧血,推測與牙骨質的弱化有關。

牙骨質增厚的過程也可能發生沿層結構上出現裂紋,通常多顆牙齒會受到影響,這樣的狀況即便牙齒受到正常的咬合力,牙骨質裂縫也會慢慢發展,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擴展成牙骨質撕裂,目前尚不清楚牙骨質老化是否是牙骨質撕裂的原因之一,有些學者發現60歲以上的患者更容易發生。

外部因素則是由壓力引起,導致骨折線沿著牙骨牙本質交界或牙骨質本身發展。一些病例報告都跟牙齒外傷史或咬合創傷有關。此時牙骨質撕裂會發生在咬合創傷的壓力側。

在國內研究報告顯示,牙骨質撕裂的症狀在前牙的發生率是比較高的,約6成在前牙,3成在小臼齒,只有1成是發生在臼齒。

報告中也發現,有63%患者為男性、37%為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齡大約60歲(22至83歲)。

創傷和咬合的影響,包含咬力過度,嚴重磨耗亦為潛在因素。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