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古鎮與貓

█潘玉毅

古鎮與貓似乎有著不解的情緣,因為每次不管我去哪一個古鎮,都會與之相遇。

這些年,我去過不少的古鎮,鳴鶴,西塘,烏鎮,同裡,甪直,周莊,在古鎮裡,能看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形形色色的人,能看到小橋流水、舞榭樓臺等等的江南元素,也能看到一隻或一群慵懶的貓。它們有時在屋頂上,有時在屋簷下,有時在窗臺上,有時又在樹蔭下。仿佛,古鎮是一間天然的貓舍,而它們是此間的主人。

有了貓,古鎮就有了靈氣。記憶中,沒有一個地方的生活節奏慢得過江南古鎮,亦沒有一座江南古鎮的悠閒比得上一隻貓的自在。它們打起盹來,天塌了都懶得理會,有人從旁邊經過,同它們提出拍照的請求,它們只管乜斜著眼,睡自己的覺。沒有人會忍心去吵一隻熟睡的貓,就像沒有人願意自己熟睡時被吵醒一樣。貓的一場覺可說是為古鎮的慢生活做了最好的代言,遠勝於許多辭藻華麗的廣告。古鎮有貓,就有了格調,一如書店有貓,便有了氣質。在江南,一杯咖啡,或者一杯茶,都不及一隻貓能詮釋古鎮的內涵。

貓會老去,古鎮也會老去,而在一起老去的過程中它們的相處是那麼地和諧。

過去的二十年裡,我曾七至水鄉紹興。每次去,我都會在某個街巷的屋頂處看見一隻狸花貓,愣愣地盯著我看,直到我離開。到了魯迅先生曾經住過的百草園,屋邊的盆景之中又能見著一隻肥大的橘貓。這只貓沾了大文豪的才氣,想來也是才華豔豔,如果它會講話會寫字,說不定能夠出口成章、倚馬萬言。離魯迅故居東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叫沈園的園子,那裡藏著陸游和唐婉的淒美愛情故事,也藏著一隻聽故事的貓。

紹興有貓,蘇州也有貓。有一年我和妻子去木瀆古鎮遊玩,在香溪河的南岸覓得一條靜幽巷子,巷子裡,一隻白毛藍眼睛的貓踱步其間,看見我們聲音怯怯地叫了兩聲,隨後用爪子拍打著一家酒吧的玻璃門,似乎是想告訴裡頭的主人,有客到了,別再睡懶覺了。我本想抓住那生動的瞬間為它留一張照片,它卻沖我打了個哈欠,跑開了。巷子盡頭拱形的門洞前,不時有挽著手或是推著車的人走過,微風徐徐,讓時光充滿了閒適味道。

古鎮貓多,老鼠便少了。我曾在同裡的銀杏樹下,西塘的咖啡館裡,甚至烏鎮的遊船上,見過很多種類的貓,卻從未見過「養貓人」。到底誰是養貓人?也許是古鎮的風景古鎮的水,也許是路經古鎮的每一個人。每個來的人都是客人,也是貓的主人,或者說都想當貓的主人。

有一次,我在西塘遇著一隻迷路的小貓,竟鬼使神差地跟了它一路,另一次,卻是一隻貓靜靜地跟了我幾條街,仿佛前世與我有緣。妻子愛貓,尤勝於我,只恨不能變作一隻貓兒,生活在古鎮,故而她可以為一隻貓將一個古鎮重遊數次。

貓守著古鎮,溫暖了歲月。

初春的雨曾經落在這裡,夏天的彩虹曾經掛在這裡,九月的秋風曾刮過這裡,冬日的雪花亦曾覆蓋這裡,每一個季節裡都有絡繹不絕的遊人來了又走了,可是古鎮還在,貓還在,人們的留戀與歡喜就不會消失。

冬天,貓兒們趴在窗臺上懶洋洋地曬著太陽,夏天,它們潛入花叢中小心翼翼地躲著太陽。兩般表情轉換間,我們看見了貓,也就看見了古鎮的時序和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