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早餐吃黃豆製品 攝取完全蛋白質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您吃對蛋白質了嗎?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安欣瑜在社群網頁發文表示,國人每日所需蛋白質達標,但早餐蛋白質偏少,且來源多為脂肪含量高的紅肉、炸物。她建議,多選擇海鮮等低脂肪蛋白,或可利用植物性蛋白質來取代動物性蛋白質,豆類製品就是好選擇,其中又以豆漿、嫩豆腐、板豆腐為減重聖品。
安欣瑜表示,60公斤的人每天約需66克的蛋白質,腎功能正常的中老年人若要預防肌少症的話,則需要72-90克蛋白質。多數飲食指南中「一份蛋白質」約是7克,相當於一顆蛋、半盒嫩豆腐、一杯240毫升豆漿。而肉類要吃到一份蛋白質,約1兩重,相當於小拇指厚度、半個掌心或3根手指寬度。但平均分散在一天3-4餐攝取效果最佳。一餐吃大量,多餘蛋白質無法吸收,只會變成熱量或代謝廢物。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各年齡蛋白質攝取皆有達基本,但三餐不均,早餐蛋白質偏少。且便當常見之香腸、炸雞翅、炸雞排等蛋白質脂肪含量過高。應注意早餐的蛋白質攝取量,一顆蛋絕對不夠;另可多選擇小卷、章魚、鮑魚或蝦類等低脂肪蛋白,也符合地中海飲食重點。
安欣瑜表示,若是海鮮太貴無法常吃,「豆類製品」是個更聰明、便宜健康的好選擇。尤其是黃豆製品,是植物性蛋白質中少見的「完全蛋白質」,所含的蛋白質能被人體完整吸收利用,包括豆漿、嫩豆腐、傳統市場常見的板豆腐等。
2020年《美國醫學會雜誌》所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結果指出,將飲食中20%的動物性蛋白質換成植物性蛋白質,能降低10%死亡率。其中,豆漿、嫩豆腐、板豆腐熱量密度低,為減重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