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8歲的小華半年前開始出現不自覺眨眼、甩頭、抖動肩膀等,且時常發出「清痰」聲,家長一度以為是過敏,然而病情時好時壞,檢查發現罹患「妥瑞氏症」。醫師表示,妥瑞氏症可透過認知訓練、對抗反應訓練、社會支持等行為療法改善。
妥瑞氏症是一種神經發展性疾病,並非精神疾病。病因尚未有定論,現普遍認定源於兒童發育中大腦基底核對於多巴胺的高反應性導致,症狀包括不自主的聲音與動作抽動,如清喉嚨、尖叫聲、吸鼻子、眨眼、甩頭、聳肩、揉搓鼻子等,有時甚至有穢語或大幅度的肢體擺動。
奇美醫療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郭思辰表示,妥瑞氏症好發於5~6歲,10~12歲小學前可能更趨嚴重,男性比女性高約3~4倍,青春期後抽動症狀多會自然緩解或消失,約有1/3的患者症狀會持續到成人。大多數患者的生長及發育史與一般人並無差異,臨床上除抽動表現外,其他神經學檢查大都正常。
妥瑞氏症無法經由特定檢查確定,常被誤診為氣喘、眼睛過敏或呼吸道症候群等,家長如發現青春期前的孩子有不自覺、不可控的聲音與動作抽動,建議就醫進一步辯證釐清。雖妥瑞氏症患者大部分不需治療,但8成以上伴隨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強迫症、憂鬱、自殘、睡眠異常等共病,必要時仍應接受治療。
妥瑞氏症治療除可透過抑制激素分泌、鎮靜等精神藥物外,也可透過認知訓練、對抗反應訓練、社會支持等行為療法改善。郭思辰強調,罹患妥瑞氏症的孩子並非搗蛋鬼,越制止、壓抑往往更嚴重,需要家人、師長與同儕的理解和支持,並遠離3C、甜食、咖啡因等誘發、加重因素,病童症狀多可康復或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