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土城仔迎春牛」登錄為台南市定民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委託道長吳文進依天干地支設色編製紙糊春牛,一日舉辨「甲辰年春牛」稟天開工祭儀,十八日起以宣紙製之「春牛肉」糊春牛,希望達成「萬人糊春牛」。
春牛圖是中國古時一種用來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干支、五行、農作收成等資料的圖鑑。甲辰年春牛高四尺、長八尺、牛尾一尺二寸,頭青、身黃、腹紅,角、耳、尾黃,脛黃、蹄青。芒神身高三尺六寸五分,面如童子像,青衣白腰帶。
聖母廟主委王增榮表示,古人製作春牛,讓文武百官在立春祭典中以彩杖鞭策,象徵春耕的開始,現代演變成「摸春牛」,意在學習牛的勤奮精神,並祈求新的一年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迎春牛」傳承多年,道長吳文進過去連續為聖母廟製作了二十三尊春牛,甲辰年希望能以更有意義的方式傳承「春牛」與「糊紙」文化,開放眾人一起糊春牛。
聖母廟舉辨「甲辰年春牛」稟天開工祭儀,聖母廟主委王增榮、文化局副局長陳修程擔任主祭,眾人齊撚「紙撚釘」,開工大吉,之後在吳文進示範教學剖竹、撚紙釘、綁春牛。吳文進說,往年都在自宅手工製作春牛,今年特別在聖母廟媽姐殿旁設置春牛亭,計畫十月十七日完成春牛骨架製作,十八日起開放民眾以宣紙製之「春牛肉」糊春牛。
聖母廟指出,「甲辰年春牛」將於一一三年二月七日稟天入寶,農曆大年初一起摸春牛祈福,二月二十四日(元宵節)在東門城舉行「迎春禮」祭天儀式,之後迓春牛踩街、祭芒神鞭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