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雅考古成果文博會呈現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參加二0二三台灣文博會的台南館,利用科技動畫與影像投影,再現十七世紀古地圖上的台南台江內海,更將西拉雅族蕭壟舊社先祖珍稀的考古文物,透過微型策展箱呈現,另深入東山吉貝耍部落,錄製「身體歌」和「芹菜歌」,讓曾中斷百餘年的西拉雅傳統歌謠再現。

市府文化局表示,本次展出的西拉雅文物,是文化局攜手成大考古所副教授鍾國風與西拉雅族部落跨地聯盟召集人段洪坤共同執行「西拉雅族考古培力計畫」的重要成果。

透過公私部門的共同努力,於佳里區西拉雅族蕭壟舊社發掘出青銅鈴鐺、玻璃珠以及利用貝殼壓印裝飾的特殊風格陶器、具燒炙與斧鑿痕跡的梅花鹿骨等。

這些文物不僅成為印證西拉雅族先祖與外界往來貿易的證據,受邀參與發掘的西拉雅青年與當地民眾,更是原住民族找尋自我認同與歷史證據的重要過程。文博會台南館是此計畫成果首度走出台南。

帶領部落孩童吟唱西拉雅歌謠的段洪坤指出,西拉雅傳統歌謠曾經中斷百餘年,之後在語言及民族音樂學者的整理與編譯下,這些飄揚在部落中的古老樂曲才能重新傳唱。歌謠勾勒出往昔部落的生活氛圍,族人的聲音得以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