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社論〉柯文哲應以更開放的心態處理藍白合
儘管侯友宜三次讓步,柯文哲非但毫不妥協,話反而說得越來越尖銳。這固然不能解讀為藍白合已經破局,但至少顯示藍白合已變成藍白拖。如今,在侯、柯同意之下,藍白合進入政黨協商階段,但如何解決雙方歧見?如果始終無法達成共識如何處理?勢必影響明年總統大選!
本月十四日藍白合會前會首度召開,雙方各自提出整合方案,雖然存在分歧,但外界並不十分擔心,認為這只是談判常態。但原本預訂的第二次會前會不但沒有舉行,反而變成各自放話。
國民黨方面,從原先堅持「開放式民主初選」,到同意民調與開放式初選各半,最後甚至提出「不堅持選正的,可接受柯侯配」;而民眾黨則寸土不讓,始終堅持民調,柯文哲更火力全開,先是譏諷侯友宜「不然給你選,你也選不上」,繼而抱怨「大黨打壓小黨」、「簡直像逼婚」,最後又以「一罐砒霜喝下去會死,喝半罐還是死掉」形容開放式民主初選。顯而易見,就算侯友宜節節退讓,柯文哲還是步步進逼。
柯文哲為什麼會這麼強硬?一方面是因為他吃定藍白不合,勝算不大,國民黨必須妥協;再者也是談判策略,希望用自己絕不讓步的姿態,迫使國民黨不得不讓步。
平心而論,國民黨和民眾黨在已公開的理念與政策方面,並無顯著差異,問題的癥結不僅在於搭檔產生的方式,也與人選息息相關。柯文哲認為,如果比全民調,他要贏過侯友宜百分之二十沒那麼容易;但開放式民主初選,投票所設在國民黨的服務處,有造冊跟動員,侯友宜要贏他百分之六十卻非常容易。
柯的說法聽起來好像不無道理,但確實有待斟酌,因為選舉本來就不是單純比較候選人的個人魅力,而是要衡量候選人與其所屬政黨的整體實力。柯文哲如果認為投票所設在國民黨的服務處對他不利,大可以要求投票所各設一半;至於造冊跟動員,那是民主國家政黨的基本能力,民眾黨做不到,即證明民眾黨的基層組織薄弱,動員能力缺乏。缺乏組織動員能力的政黨,在總統大選中「當正的」是否適當?柯文哲應該三思。
退一步想,縱使開放式初選對侯友宜有利?難道民調不是對柯文哲有利嗎?談判過程中雙方本來就是各自選擇有利於己的條件,更何況侯友宜這邊已經同意民調與開放式初選各半,如果柯文哲認為不公平,大可要求在比例上做調整,為什麼一口回絕,非要堅持全民調?說穿了,柯文哲就是要選擇完全對自己有利的方案,如果這種心態放不開,整合當然容易陷入僵局。
另外,先前柯文哲提出以民調決勝負,敗者退選,並指定副手人選。當時外界還未了解其中玄機,經過這幾天媒體的推敲,赫然發現其可能性之一是,柯文哲不只是無法接受侯柯配,而且也不願意柯侯配;換言之,柯文哲既不接受當侯友宜的副手,也不要侯友宜當他的副手;莫非,這才是敗者退選,指定副手人選的真意?
無論柯文哲如何看待侯友宜,或是他心目中另有合適人選,抑或只是談判策略,柯的這種心態無疑會阻礙藍白合。畢竟提名侯參選是國民黨全代會正式通過,絕無可能因為柯文哲的想法而改變。正因為如此,如果柯文哲在政黨協商階段繼續堅持這一點,藍白合恐將更加艱辛;也因此,柯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處理藍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