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岫
認識植物的程度,筆者覺得大概可分為幾級:A級當然是所謂植物學家,對植物名稱一目了然,分類則從界、門、綱、目、科、屬……都非常熟悉。B級則是所謂綠手指的植物達人,對植物分類或許不那麼厲害,但對種植物非常內行,知道如何將花、草培植得很好。C級則是所謂綠心者,即生命中非常喜歡植物,經常透過植物來掌握世界脈絡、季節的遞嬗;生活中也一定要有花草相伴的人。D級則是對種植物未必有能力,但賞花觀草倒有興趣,知道一點普羅大眾知識以上的植物名稱者。E級則是平常不注意也不關心所見之植物,對植物大概只知榕樹、玫瑰或杜鵑等之名稱;F級則是小朋友為多,尚未學習,對不知道的植物都叫做樹的等級。
但如果你讀到古碧玲所寫的《不知道的都叫樹》這本書,可不要以為她是F級的人,她這書名自然是太謙虛之稱,表示她自小也曾把豌豆苗叫成韓國草,或把布袋蓮當成綠草地踩下去的尷尬錯誤。但她卻從小就對植物有好奇之心,也時時關心植物;恰好自小居家環境一直有庭院,父母親總也種了一些花草樹木的,因此也就養成對植物的興趣;從探索、欣賞、栽培、布置、研究等,雖然從事的是新聞工作,植物的知識卻日日增加;重要的是,植物變成她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樣說來,不敢說她是A級的植物學家,但至少是B級綠手指和C級綠心者兼具的人了。說實話,她也就是平常既注意也關心植物的人,她年輕時,甚至於在1989年就曾開過國內第一家有庭園的文青咖啡店,庭院中有巧思的種植各種花草樹木;她家的陽台,無論如何搬遷,一直種滿各式盆栽,買的,人家送的、自己撿來的,風飄來的,鳥兒傳送來的……等等方式而長成的花草,形成一座深淺、濃淡的叢林,更是她每天與朋友聊天,與外界溝通的生活重點之一。
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隻好文筆和如詩人般的雅意,能將生活中,與植物相聯繫的許多故事、心事告訴我們,並寫成《不知道的都叫樹》一書。這本書並不只是植物的介紹,而且是一本悠然的散文,能讓平常不注意,也不關心植物的朋友開始認識:植物不需要人類,但人類一定要有植物這件事;而人們要喜歡植物,也不必甚麼高清遠志,只要耳濡目染,就能內化成自己的嗜好。如筆者本也算是E級的植物白癡者,但退休後,天天逛植物園散步,終究也算升級到對賞花觀草有興趣的D級人物,除榕樹、樟樹級玫瑰、杜鵑等大眾應知的花草樹木外,進而也粗淺知道桂葉黃梅、山芙蓉、皇冠龍舌蘭……等一般較常見之外的進階級植物名稱了。當然離古碧玲的功夫和熱忱還差很遠,但就是有一種開始和學習認識植物的心態了。植物,是包括我們日常所吃的蔬果,我們怎能對它們一無所知呢?
這本書是作者在生命、生活中與植物遇合、聯繫的故事,她回憶植物是小時候的陪伴、是青春期讓自己的躁動轉化為成熟的助力、是成家後,自己家裡的室友、更常是旅途路上常遇見的「友人」;植物也是餐桌上滿足味蕾和安頓身心的好東西,而種植物,也能帶來心靈的夢想和種子萌發成長時的期待……,她把這些回味和體驗,寫成這本融入生活的植物散文書,書中所提到的植物,也不偏僻,都是日常公園、或植物園或菜市場可見到的,但只是我們不關心而疏於去認識罷了。相信這本以植物為主題的散文書,可以吸引讀者開始有興趣去注意到生活周遭一些花草樹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