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世滄
咖啡豆不是豆,咖啡果實是一種莓果。咖啡豆是咖啡果實裡面的種子。咖啡果實因為外觀像櫻桃,常常被稱為「咖啡櫻桃」。就一個出生於一九五Ο年代的人而言,喝咖啡我開始得早。我自己不記得,小妹記得:大約在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家裡就有一組酒精燈虹吸式咖啡機。那年代咖啡豆不普遍,大伙又都嫌咖啡苦。雖然有咖啡機,卻也很少喝咖啡。上大學時,偶而會同學約了一起去喝杯咖啡,當年新竹市,喝咖啡畢竟不如台北普遍;喝咖啡也只是偶一為之。婚後,住在台北,太太逛百貨公司買了一組酒精燈虹吸式咖啡機。沒有使用說明書,我摸索了好一陣子才弄懂使用方法,卻也是偶而才買咖啡回來沖煮。直到一九九一年,到芝加哥留學才隨俗,每天早餐一杯咖啡。
在咖啡進入我的生活之前,茶是我主要的飲品。讀書熬夜、工作忙累,一杯熱茶能就緩和情緒、紓解壓力。
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3千年左右的中國。茶長期居於飲品消費量最大宗。茶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飲品,特別是在東亞地區,如中國、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地,茶文化深厚,茶的消費量也非常大。全球茶葉產量和消費量一直名列飲品消費量前茅。
喝咖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9世紀,最早出現在今天的伊索比亞地區。在隨後的幾個世紀里,咖啡文化逐漸傳播到了阿拉伯半島地區和土耳其等地,成為了這些地區的流行飲品。在17世紀初,咖啡傳播到了歐洲,最早是通過威尼斯人帶回歐洲,之後逐漸在歐洲各國流行開來。
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的資料,全球咖啡消費量首次超過茶葉是在一九九Ο年代中期。自那時起,咖啡消費量一直在增加,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咖啡是貿易額僅次於石油的商品。
人們從喝茶改喝咖啡有很多原因,主要的原因為:
口味和口感:咖啡的味道和香氣是茶無法比擬的,咖啡也可以通過不同的烘焙程度和加工方式呈現出多種口感和風味,這些都吸引了不少人喜歡嘗試。
咖啡因含量:咖啡含有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可以讓人感到提神醒腦,增強工作效率,這也是很多人選擇喝咖啡的原因。
快捷方便:制作一杯咖啡通常比泡一壺茶更加簡單和快捷,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也更喜歡快速地享受一杯咖啡來提神或放松。
社交和文化:咖啡在西方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社交和聚會中不可或缺的飲品之一,許多人也喜歡通過品嘗不同種類的咖啡來了解和探索不同的文化和地區。
咖啡與政治、宗教、和藝術改革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
政治:在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的歐洲,咖啡館被認為是自由和民主的場所。在那裡,人們可以自由地討論政治和社會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這使得咖啡館成為了啟蒙運動的中心之一。例如,法國大革命前夕,巴黎的咖啡館成為了許多革命者們的聚會場所,有助於推動法國的政治變革。
宗教:咖啡在穆斯林社區中廣為流傳,甚至被稱為「信仰的飲料」。穆斯林人士喝咖啡也被認為是一種信仰和宗教的行為。此外,咖啡還被視為神聖的飲品,有助於清醒和冥想,因此在蘇菲派教派中也廣受歡迎。
藝術:咖啡館成為了文學、音樂和藝術的場所。在歐洲,咖啡館是藝術家和文學家的聚會場所,例如維也納的咖啡館成為了許多著名音樂家和作家的聚會場所,如莫扎特和貝多芬等。
對事物在知其然之外,我喜歡也要知其所以然。對茶和咖啡我都要探討如何沖煮比較好喝。二Ο二二年,我和太太回來台北。疫情後的日子平淡安靜。太太發現,教會開了一些社區課程。她認為我喜歡咖啡,就幫我報名了「手沖咖啡與賞析」班。這班大約有一半舊生;這個班實質上是吃喝玩樂班。上過課的舊生,認為這是生活中很有趣既可打發時間又能長知識的課程。每次上課都有同學帶他們喜歡的零食到課堂。手沖實作練習時有咖啡喝也有點心可以配,難怪這班回頭生那麼多。上這門課,學費之外還有材料費。手沖咖啡實作剩下的咖啡豆,每人分二十公克帶回家。
我味覺不靈敏,分辨不出不同咖啡豆或不同的人所手沖的咖啡風味的差別。為了知道自己的手沖手法有無進步;我趁著弟弟、弟媳來台北也趁著太太的文友來訪,拿出上課分回來的「藝妓咖啡」手沖咖啡請他們品嘗。他們回應的:這杯咖啡有點酸、這杯比較苦,對我都是很好的回饋。
根據書本,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依次為:品種、產地、處理法、烘培、手沖。
手沖手法對風味的影響僅占10%以下。上這門課主要收穫在交朋友、喝咖啡、吃點心、大家開心聊天。手沖手法和拉花技術學了多少並不重要。真要手沖一杯好風味的咖啡,從挑選咖啡品種和產地著手比較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