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量體外震波 擺脫慢性攝護腺炎

奇美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表示,慢性攝護腺發炎是血精及男性不孕症原因之一,在泌尿科男性病人占有相當大比例,不容忽視。(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一名26歲男子3年來陰部常會脹痛,睪丸偶爾有抽痛感,伴隨著排尿困難及尿不乾淨,嘗試多種藥物未果,醫師診斷為慢性攝護腺炎,除調配藥物再加上低能量體外震波療程,經2個月治療及調整作息與壓力釋放,終於擺脫煩人的困擾生活,重獲健康。

奇美醫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表示,攝護腺發炎發生比率不亞於攝護腺肥大,卻是較少被了解及重視的男性健康課題,它雖不具生命威脅,但對病人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病人臨床表徵各有不同,幾乎都涉及泌尿系統。病人可能會有解尿不順、頻尿、尿不乾淨感或長期面臨勃起功能障礙、早洩等性功能問題,而最後發現原因竟是慢性攝護腺炎。

謝昆霖指出,攝護腺發炎目前尚無標準治療療程,針對不同症狀給予對應治療。簡單歸納有3大招式,包括個人化藥物治療、生活型態調整及低能量體外震波。其中生活型態調整是治療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基礎,要融入日常來調整,這也是復發與否的關鍵。常見危險因子包括刺激辛辣食物、長時間久坐、排便異常等。

謝昆霖說,2020年奇美醫引進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主要應用於慢性攝護腺發炎或勃起功能障礙。迄今已治療27位攝護腺慢性發炎重度病人,前後共90次療程,約有80%病人疼痛有所改善,其中5個年輕病人不僅疼痛緩解,勃起功能也有一定程度進步。病人中大多是反覆嚴重疼痛,且藥物效果有限的重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