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咳嗽、有痰、容易喘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症狀,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恩庭說,很多病人門診時已經喘很嚴重,甚至需要接氧氣幫助呼吸,今年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日主題是「Breathing is Life – Act Earlier」,強調呼吸就是生命,早期診斷及預防的重要性,呼籲民眾走路喘吁吁及應盡速就醫。
花蓮慈院與慈濟大學社會推廣中心樂齡大學合作舉辦慢性阻塞性肺病衛教講座。醫師張恩庭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沒有用藥就會一路退化,其中9成病人跟抽菸有關,大都是男性,不過女性抽菸或職業長期處於空氣品質不良環境或家裡有人抽菸,仍有罹病的風險。
根據「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調查顯示,確診肺阻塞、或出現咳、痰、喘症狀的台灣40歲以上人口約占6.1%,1年約有5千人因COPD而死亡,但有超過40萬人未就診,死亡率雖占全國第9名,但這兩年很多死亡是病人來不及看胸腔科醫師,就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往生。
張恩庭指出,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死於肺阻塞人數高達310萬人,居全球死因第3名,而且死亡曲線不斷往上爬升。很多老人家「喘」並不會聯想到是阻塞性肺病,他提醒,50歲以上的民眾,若在活動時比以前容易喘,就應到醫院檢查。
呼吸治療師陳宜榛則介紹花蓮慈院「肺復原中心」提供肺部運動,她舉例60歲李先生是老菸槍,2年前走路會喘,經過肺功能檢查,僅剩3成1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病已在重度與極重度間。經噘嘴式呼吸、腹式呼吸等肺復員運動、以及「肺復原中心」提供高頻震盪拍痰器,讓他可以比較容易把痰吐出來,上下肢運動機還可監測呼吸、心跳、與血氧,並提供氧氣,李先生在肺復原中心治療1年半後,已可輕鬆完成全家共同旅遊夢想。
陳怡榛說,肺復原運動具有增加病人運動能力、減少有感知程度的喘、減少住院次數及天數、提升急性發作後的復原程度、提升生活品質、減少肺阻塞的相關焦慮及憂鬱,包括肺阻塞、肺高壓等病人,經胸腔科醫師評估轉介後,都可到肺復原中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