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高公糧收購 農糧署憂不利雜糧轉作、惡性循環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有立委提議調高公糧收購價,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二十九日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須評估。農糧署署長胡忠一則說,水稻栽種曾降至二十四萬公頃,民國一00年因總統大選調高搶種,擔心不利轉作雜糧、惡性循環。

國內水稻生產供過於求,不利確保水稻價格,且國內雜糧幾乎仰賴進口也不利糧食安全,加上近年極端氣候加劇,水資源缺乏已是全球問題,農業部推動水稻轉作旱作雜糧,一年二期作生產面積已從二十六、二十七萬公頃,減至近年的二十三、二十四萬公頃,減少的面積生產雜糧。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一一三年度農業部主管非營業部分的農業作業基金、農田水利事業作業基金、農業特別收入基金、農民退休基金。民進黨立委陳明文提出公糧價格提高意見。

陳駿季說,有關公糧價格的政策,農業部會就如何讓稻農有穩定收入去評估整個系統的運作,以及相關政策能不能達到目標。

胡忠一受訪時坦言,本來民國一00年水稻生產面積已降到二十四萬公頃,結果又要總統大選,公糧收購每公斤增加三元、烘乾費補助二元,實質增加五元,大家拚命種,增加三、四萬公頃面積的產量,誘因一出來,已經轉雜糧的農民又跑過去種水稻,這樣不好。

他進一步說,台灣缺的是雜糧,這六、七年鼓勵轉作下,去年水稻生產面積只剩二十三點九萬公頃,今年預計二十二點八萬公頃,實際上更低、只有二十二點三萬公頃;加上民間在搶購,每百台斤收購價一千二百六十、一千二百八十元,甚至一千三百元,是歷史上最好的價格,公糧跟民間收的價格趨近,水稻面積繼續減少下去,公糧收購可能會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