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辛吉辭世享耆壽100歲 牽動中美建交被稱美國外交教父

有美國外交教父之稱,也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擘劃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二十九日辭世。圖為季辛吉今年6月慶祝百歲生日。(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作者Kasa Fue,CC BY-SA 4.0)

記者康子仁/綜合報導

有美國外交教父之稱,也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擘劃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二十九日辭世,享耆壽一百歲。他曾任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和福特任內的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從對共產中國敞開大門、策劃越戰終局,發揮的影響力堪稱空前絕後,更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雖然前美國總統福特稱季辛吉為「超級國務卿」,但也直言季辛吉易怒、自負;批評人士更稱季辛吉偏執和自大;連福特也認為「在季辛吉心中,他從不覺自己犯過錯」。福特在二00六年過世前不久,曾在訪談中說季辛吉「是我所認識的公眾人物當中,最沒雅量的一個」。

季辛吉一九七三年與北越高層黎德壽共同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卻成為諾獎委員會最具爭議的決定之一,當年黎德壽還拒絕受獎。諾貝爾委員會兩名成員因此辭職,而季辛吉在越戰中秘密轟炸柬埔寨和寮國所扮演的角色也引發外界質疑。

季辛吉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日出生於德國菲爾特,一九三八年十五歲時,在納粹屠殺歐洲猶太人之前隨家人移居美國。二戰期間於美國陸軍服役時被派往歐洲。他以獎學金進入哈佛大學就學,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五四年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於接下來的十七年在哈佛大學任教。

一九七0年代,他在共和黨總統尼克森政府擔任國務卿,在這位德國出生的猶太難民努力下,美國敲開中國大門、深具里程碑意義的美蘇軍控談判、擴大以色列與其阿拉伯鄰國間的關係,並與北越簽訂「巴黎和平協議」。尼克森一九七四年下台後,季辛吉仍持續在總統福特政府擔任國務卿。

季辛吉曾以「無解」形容台灣問題,認為除交給時間外,別無他途,他歡迎一種能維持現狀多年,又能讓兩岸不會威脅對方,甚至不會限制住對方發展的方案。

季辛吉認為,想逼中國讓步並宣稱讓中國就範絕對是錯誤作法,美中關係的藝術「應是呈現共同關心的議題,雙方達成協議是因彼此都認為這對自身最有利」,這是他心目中的外交上策。

一九七一年七月季辛吉秘密飛往北京會晤時任總理周恩來,執行與共產中國建交的任務,為隔年總統尼克森具里程碑意義的訪問奠定基礎。從一九七一年秘密訪問中國開始,季辛吉訪問中國已約一百次,更是唯一見過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中國五代領導人的外國政要。

季辛吉今年七月下旬還以私人身分訪問中國,在北京的釣魚台國賓館和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大陸接待規格甚至比稍早到訪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和美國氣候特使凱瑞還要高,可見他在對岸的份量。大陸更是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相稱,還是北京大學的名譽博士並曾任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