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板橋亞東醫院經導管瓣膜治療團隊11日發表全台首例「BASILICA瓣膜切割術應用在瓣中瓣的治療」成功案例,77歲罹患心臟衰竭症狀的黃姓老翁,經BASILICA瓣膜切割術植入新的主動脈支架瓣膜,至今超過1年半的時間,臨床及心臟超音波追蹤效果良好,大幅降低其死亡風險。黃開心地表示,感謝亞東醫院讓他的生活品質改善,能繼續享受豐富多彩的人生。
黃姓老翁多年前曾接受過外科主動脈瓣膜置換(SAVR),年前因心臟衰竭到亞東醫院醫治,在經導管瓣膜治療團隊評估重新外科手術風險後,決定為黃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但在術前電腦斷層3D模擬評估中發現有極高的風險,恐發生冠狀動脈開口閉塞併發症,經團隊手術模擬演練後,決定予進行技術複雜且困難的BASILICA瓣膜切割術,此為台灣進行這個特殊手術的第一例。
亞東醫院心血管外科暨周邊血管中心主任黃日新表示,此手術系利用導絲通電穿刺與切割舊的瓣膜葉片,讓新的支架瓣膜張開時不會影響到冠狀動脈的開口及血流,比起傳統的支架保護及追蹤起來的長期預後較好,也可減輕病人額外花費支架的醫療負擔。黃手術不但順利且病人追蹤至今已超過1年半,症狀及心臟功能皆獲得完好的改善。
黃日新表示,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的方式就是要換掉主動脈瓣膜,有兩大類方式進行,一是外科手術置換SAVR,另一是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TAVI。通常年紀較長,共病多或傳統外科手術風險較高者,會建議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反之則以外科手術為首選。
亞東心血管內科主任許榮城指出,TAVI就是藉由導管介入的技巧,將新的生物支架瓣膜透過血管,大部分是鼠蹊部的動脈,少部分會藉由其他替代的血管進入,輸送至主動脈瓣的位置,在心臟不停跳的情況下,即可置放完成。
許榮城表示,在特殊案例的術前電腦斷層評估中,可預測冠狀動脈開口因新植入的支架瓣膜而產生閉塞的風險高,此併發症一但發生依過去文獻統計死亡率高達50%,黃姓老翁案例屬高風險患者予採用BASILICA瓣膜切割術順利治療,也大幅降低其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