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腸」久!不可不知的發炎性腸道疾病

何愛生醫師說,IBD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年族群,因與腸胃炎、腸躁症等症狀相似而容易被混淆,需要倚賴專科醫師排除其他腸胃道疾病,才能釐清真正病因。

26歲的阿明是一名活潑開朗的年輕人,常有連續3-5天血便的情形,就像顆不定時炸彈,令他不堪其擾,後來求診腸胃科,內視鏡檢查發現大腸有嚴重潰瘍,切片表現亦非正常黏膜型態,才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歷經5-6年間的前線治療,病情控制不盡理想,後來病況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經生物製劑治療後才穩定控制病情,生活終於不再受時好時壞的腸道問題所苦。

經常血便藏危機 及時就醫好處理

發炎性腸道疾病(簡稱IBD)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主要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兩種型態。常見的症狀如腹痛、腹瀉、血便等,除了腸道發炎外,還可能有腸道外症狀,如關節炎、皮膚紅疹、紅斑、葡萄膜炎或虹膜炎等併發症。

北投振興醫院肝膽胃腸科何愛生醫師指出,衛福部資料顯示,自2015年至2023年短短八年間,罹患IBD的病例數突飛猛進,每年以超過7%的速度增長,而健保資料庫的重症卡不易確立,推估目前的統計數據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許多患者並未被列計,實際人數可能更多。

何愛生醫師說,IBD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年族群,因與腸胃炎、腸躁症等症狀相似而容易被混淆,需要倚賴專科醫師排除其他腸胃道疾病,才能釐清真正病因。倘若當成普通腸炎醫治,未及時處理而延誤病情,其長期反覆發炎的情況可能會使腸道脹大,造成毒性腸道症,後續治療也將變得更加棘手,恐怕波及骨骼、中樞關節、皮膚、肝臟、膽管等部位而產生併發症,並且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

病情反覆發作好懊惱 如何改善IBD?

許多患者無奈反映,明明病情已經控制下來了卻又反覆發作,情況時好時壞變幻莫測。針對如此說法,何愛生醫師解釋,IBD治療會運用到的藥物包含: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以及生物製劑。第一線傳統藥物治療通常由抗發炎藥物開始,如病患處於急性期,為了加速疾病緩解,會搭配類固醇一起使用;若治療效果不彰,則會再加上免疫調節劑治療。

在接受傳統藥物治療後,如對傳統藥物產生副作用或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可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許多中重度IBD病友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腸道潰瘍狀態及臨床症狀皆能達有感改善。建議與醫師加強醫病溝通,有助於找出最適合的治療組合,切勿擅自中斷用藥,以免控制理想的病情再度復發。

腸保健康平日飲食先顧好 醫推地中海飲食

「廣泛而言,IBD也算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腸道細胞所致。」何愛生醫師補充,由於飲食西化,生活環境及步調緊湊,加上工時長、生活壓力大,影響自身免疫力,都會提高罹患IBD的風險。

醫師呼籲,預防IBD應從生活做起,飲食方面,可遵循地中海飲食法:少吃紅肉、多吃蔬菜,適量補充堅果,有助於降低疾病發生率。提醒民眾,腸道發炎問題不容忽視,若有相關症狀應盡早就醫,目前已有許多專治IBD的肝膽腸胃科醫師可提供專業協助。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