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慈濟宮6件國寶下週送修復

學甲慈濟宮典藏葉王交趾陶「加冠、晉祿」,將北送修護。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慈濟宮典藏六件「國寶」葉王交趾陶作品,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三年歷史,將於下週送往中科院進行檢測,確實了解毀損情況後,再送到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修護,預計明年六月底修復完成。

學甲慈濟宮收藏葉王交趾陶作品二百四十九件全台最多,並於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展示,其中「加冠、晉祿」、「合境、平安」、「胖、瘦羅漢」三組六件交趾陶,因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在一0三年被文化部指定國寶,創民間典藏古物獲指定國寶首例。

學甲慈濟宮典藏葉王交趾陶「合境、平安」,已有一百六十三年歷史。(記者盧萍珊攝)

文化局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林喬彬指出,這六件國寶約在清咸豐十年(一八六0年)慈濟宮廟體重修時所製作,約有一百六十三年歷史,為能延續國寶的保存,將進行檢測和修護,所需費用二百多萬元,由中央補助、市府配合款和慈濟宮自籌因應。

學甲慈濟宮典藏的葉王交趾陶「胖、瘦羅漢」,神情十分傳神。(記者盧萍珊攝)

為配合國寶北送修護的計畫,慈濟宮已公告說,六件葉王國寶下週二(二十六日)至明年六月三十日,將不在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內展示。而文資處也說,國寶預計在二十八日整理、裝箱運往北部。

文資處強調,國寶修護前需進行詳細的檢視紀錄,透過科學檢測分析後,擬訂修護方針,未來也會先局部修護測試,確認修護方式和藥劑能有效修護,再進行全面清潔、加固、填補和全色等修護工序,以解決交趾陶國寶現有的劣化情況和潛在危害風險。

六件國寶將先送往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進行CT斷層掃描,了解交趾陶內部結構,如內部金屬線材、灰泥和後人添補的水泥等分布情形,並作為後續移除交趾陶上後人添加水泥修護評估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