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29歲的阿娥(化名)是小吃攤的老闆娘,從以前就常常頭痛,發作時吃點止痛藥就會好,後來頭痛變成天天發作,止痛藥愈吃愈多,但也越來越沒有效果,就醫確認是慢性偏頭痛合併藥物過度使用的頭痛,醫師開立頭痛預防用藥,但仍有頭暈、手腳麻木等副作用,最後申請健保「肉毒桿菌素」治療,頭痛才不再發作。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醫師廖晏輝說,病人自述以前經常是左側或右側的頭痛,合併會有搏動性的感覺,就是台語說的「丟丟痛」。頭痛的時候會畏光、怕吵,都要躲到安靜的房間裡才會比較好,有時候痛到很厲害還會嘔吐,根本沒辦法好好工作,連日常的家務都做不了。病人也觀察到自己在壓力大與天氣變化時,頭痛會特別嚴重,不過以前一點止痛藥物就能緩解,最近發作頻率相當頻繁,一天就需要吃好幾顆,像把止痛藥當糖果在吞一樣。
就醫檢查,排除罹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後,確認是慢性偏頭痛合併藥物過度使用的頭痛。接下來阿娥除了服用醫師開立的頭痛預防用藥以外,也相當配合天天作紀錄,並努力減少止痛藥的使用。可惜她對幾種偏頭痛的預防藥物都不適應,會有頭暈、手腳麻木等副作用;經過4個月的「頭痛日記」,最後終於順利申請到健保給付的「肉毒桿菌素」作為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治療。
肉毒桿菌素以往較為大眾所知是運用於醫美之上,自109年起健保開始給付肉毒桿菌素用於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治療。當偏頭痛病人確定使用偏頭痛藥物治療無效,提出相關證及病人的頭痛日記,即可申請健保給付的肉毒桿菌注射治療。肉毒桿菌素施打的位置包括整個頭部與肩頸,每3個月施打一次。阿娥在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後,前3個月雖然只有稍加改善症狀,但在6個月之後,病人表示頭痛幾乎完全沒發作了。目前阿娥已經不需要急性的止痛藥,每日的預防性藥物也逐漸調降,及維持3個月施打一次肉毒桿菌素,加上調整生活作息及調適壓力,阿娥終於重新找回她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