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沿海出現台灣迷鳥「荒漠伯勞」,二0一八年十月僅在金門有過一次記錄,這次是台灣本島的第一筆記錄,也是台澎金馬的第二筆記錄。台南鳥會常務理事潘致遠表示,通常這種飛錯方向成為迷鳥的個體,大多是年輕的幼鳥居多,這次在將軍區出現的荒漠伯勞也是一隻幼鳥。
伯勞生性兇猛,素有「小猛禽」之稱,通常以昆蟲為食,台灣留鳥只有棕背伯勞,紅尾伯勞於每年八、九月間有大族群過境恆春半島,還有稀有的虎紋伯勞、紅頭伯勞,及偶而才會出現的紅背伯勞、楔尾伯勞、栗背伯勞。
喜好大自然生態的港明中學鄭姓學生一週前到將軍區賞鳥,赫然發現紅褐色調的伯勞個體,當初無法辨識其身分,比對野鳥圖鑑才證實「荒漠伯勞」,由於是台灣本島的第一筆記錄,消息傳開後吸引不少北部鳥友驅車南下。
潘致遠指出,荒漠伯勞夏季在中亞到歐洲,包含西藏、新疆及內蒙古等地繁殖,冬季遷徙到南亞及非洲東部度冬。理論上牠們飛往度冬區應該是朝西南方飛行,但這隻個體飛錯了方向,往東南方飛到台灣,成了台灣的迷鳥。
荒漠伯勞與紅尾伯勞相比,是一種體色相對較淡、體型較小的伯勞。荒漠伯勞的嘴型較短小,成鳥的黑色過眼帶較細且翅膀上有白斑,幼鳥僅眼後有一小塊不明顯的黑色區塊,翅膀上無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