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超
蔡政府任期進入倒數,其對任內經濟表現十分滿意,並宣稱疫情期間經濟成長率全球第一。縱然已被認定嚴重灌水,仍不可否認,在COVID-19供應鏈短缺期間,台灣半導體確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惟一國的經濟實況,不應單看短期GDP成長,還應綜觀國家整體發展。
本文嘗試從以下幾個經濟面向分別論析:
第一、生產要素完善性:工商團體長期呼籲政府改善台灣的水、電、土地、人才、人力等「五缺」問題。其中又以人才與能源問題最為嚴重,當前無論是基層的勞工與專業技術人才都呈現嚴重的短缺問題,又難以吸引外國優秀人才來台。
能源穩定性則是最讓企業憂心的問題,民進黨能源政策堅持非核家園,預計在二0二五年全面廢除發電成本較低的核能發電,導致發電成本飆升,供電穩定性備受質疑。蔡政府違背不調漲電價承諾,任內已調漲三次,漲幅共計逼近百分之二十三。包含台灣美國商會在內的國內外企業團體,紛紛質疑蔡政府能源轉型,衝擊能源供應的穩定性。
第二、經貿整合程度:一國簽訂FTA愈多,出口可享低關稅優惠商品就愈廣泛。台灣有效的FTA只有九 個,涵蓋率僅有一成左右,遠低於出口競爭對手。又無法融入國際經貿整合快速發展,蔡政府放棄申請全球最大的RCEP;雖申請加入CPTPP,卻連第一階段入會工作小組都無法成立,前景堪憂,陷入經貿邊緣化危機。
第三、產業發展均衡性:缺乏FTA,我傳統產業出口逐漸惡化。過於依賴零關稅的ICT產業,去(二0二三)年前十一個月我國出口以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組件占我總出口的百分之四十一點五,特別是積體電路更高達百分之三十八點七五之譜,單一產業比重占我總出口近四成,產業發展已出現「荷蘭病」。
第四、新興產業:當前經濟發展主軸單靠國民黨上個世紀奠基的半導體為主的科技產業,並賦予「護國神山」美名。而蔡政府推動「五加二」等諸多新興產業計畫,效益極其有限。
第五、財富分配均衡性:台灣財富分配嚴重不均,科技業人員所得不斷攀升,但是占就業人口比重最高的傳產與中小企業受惠有限,台灣受僱人員報酬GDP占比,高峰在一一九0年達百分之五十一點一二,二0二一年卻降至百分之四十三點零三,創歷史新低,遠低於美國、日本高於五成;家戶所得分配亦是如此,以五等分所得差距倍數,二0二二年已惡化至六點一五倍,創十年來的新高;二十等分更是達到一百六十一倍,創下歷史新高,代表薪資停滯,所得分配惡化,經濟成長的果實只被少數人獨享。
第六、地緣政治:民進黨單押美國,高喊「親美抗中」,兩岸關係急劇惡化,雙方溝通管道完全中斷,引發中共軍機、軍艦擾台成為常態,台海成為國際地緣政治衝突熱點。並啟動貿易壁壘調查,認定我方對大陸設定貿易壁壘,並取消ECFC石化業十二項優惠關稅,若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對岸恐對台加大施壓,政治與經濟面的對立加劇,不利於台灣經濟。
蔡政府吹噓的亮麗經濟表現下,實際上卻隱藏許多問題,有賴即將成立的新政府逐一拆彈。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