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9日指出,發現今年首例日本輸入的輻射食品,為日本靜岡縣生產,於2月29日送樣的「片裝香菇」,食藥署表示,輻射劑量雖未超過標準,但已勸導業者退關,相關商品並未輸入台灣地區。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這批來自日本靜岡縣的片裝香菇,被檢出「銫-137」每公斤7.9貝克,雖符合每公斤100貝克以下標準,但依據立院主決議要求,食藥署已對業者進行道德勸說,請業者主動退關。
食藥署表示,日本福島核電廠於民國100年發生事故後,禁止輸入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5縣食品近11年,到111年2月21日起開放福島5縣食品輸入,改為邊境檢測,項目包括碘-131、銫-134、銫-137等人工核種。
另外,邊境查驗發現1批自印度進口的48公斤咖哩香料粉,被檢出致癌物環氧乙烷,違反不得檢出規定,已要求業者銷毀或退運,並未流入市面;南韓生產之冷凍柚子皮切絲、冷凍柚子果泥也被驗出農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烏克蘭進口的高梁及自阿根廷進口之鮮蒜頭農藥殘留含量也不符規定。另外,自日本進口之生螢烏賊1批、自印尼進口月桂葉1批被驗出重金屬含量不符規定,自越南進口調味湯粉之甜味劑含量不符規定、自印尼進口椰子糖塊漂白劑含量不符規定等。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9日公布112年10-12月市售食品重金屬監測結果,抽驗62件產品,發現2件巴西蘑菇被驗出含重金屬鎘,地方衛生局經要求業者限期改正,但業者卻無產品可供複檢,且無法提具體來源資料,依法處以每案3萬元罰款。
食藥署指出,去年10-12月總計抽樣檢驗62件產品,包含6件食米及其他穀類、16件蔬果植物類、15件水產動物類、1件禽畜產品、11件蛋品及加工品、1件乳品類、8件嬰幼兒食品、2件飲用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