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原為三郊成員的中西區海安宮與水仙宮,因故多年未往來,經由溝通,雙方十九日晚在市府民政局副局長吳明熙等人見證下握手言和,盡釋前嫌,雙方將恢復交流,重拾往日情誼。
清道光十一年(西元一八三一年)七月間一場大風雨,造成古鹿耳門媽祖廟毀損,時任三郊總管郭光潘是土城人,以竹筏載運包含鎮殿鹿耳門大媽、二媽、三媽在內之百餘神尊至府城三郊的海安宮寄奉,為「海安宮寄佛」,而每年農曆七月的鹿耳門媽普度儀式,則由三郊公局三益堂,在水仙宮舉辦,為「鹿耳寄普」由來。
不過約廿五年前,海安宮、水仙宮因故至今並無往來。十九日晚,海安宮主委曾志耀與水仙宮主委郭清欉,在吳明熙、中西區長蔡佳甫、市議員林美燕、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副主委陳祈富等人見證下,雙方破冰,重拾往日三郊情誼。
曾志耀表示,水仙宮與海安宮因故已許久未往來,為了未來發展,在多位前輩見證下,大家重拾以往情誼,未來希望經由交流,恢復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