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21日指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成人高致命性、低存活率的癌症,目前要求在骨髓移植前一定要達到微量殘留病灶(MRD)陰性標準,患者才能有較高的存活率。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李啟誠指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2021年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排行中排第10名,血癌發病初期症狀不典型,但病程發展卻非常快速,短短數週就可能造成生命威脅。
李啟誠表示,血癌相較於兒童有高達85%以上的治癒率,成人患者因治療難度較高,復發風險高達7成。成人患者想要穩定控制疾病的關鍵之一就在於異體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殖),但移植後若發生復發,5年存活率可能只剩下7%,50歲以上的患者更是驟減至3%。
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黃泰中指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病後惡化速度可能非常快速,曾有一臨床個案,明明幾天前才做完健康檢查確認血球指標正常,沒想到就診時卻已有發病跡象!提醒民眾,若莫名出現一週以上的蒼白無力、感染發燒、瘀青、出血不止、骨骼疼痛或淋巴結腫脹等症狀,務必及時進行血液與骨髓檢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李啟誠指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執行異體幹細胞移植前,應先使用免疫治療藥物殲滅癌細胞,達到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也就是把癌細胞殲滅到連先進的精密儀器都檢測不到,提升移植的預後成效、延長存活與疾病控制時間。
62歲的黃女士去年3月因體力變差、氣喘,腹腔、背部的疼痛日益加劇,經檢查確診為費城染色體突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儘管在隔週就接受化療合併標靶治療,但去年6月就發生復發,經立即重啟化療,在藥物協助達成微量殘留病灶(MRD)陰性目標,而在去年底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在經歷了2個月的隔離治療,終在今年2月出院,目前順利康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