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教改30年 廣設大學功過難論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民國八十三年的「四一0教育改革大遊行」促成廣設大學等政策。而近十年來大學受到少子化海嘯衝擊,不少學校面臨生存危機,紛紛轉型退場。教育團體提到,教改三十年來,也為台灣經濟和社會文化轉型帶來助力。
四一0教改提出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訂教育基本法等訴求,尤其是廣設大學,促使台灣在後續約十年間大學數量暴增;四一0教改後不少專科升格,到最高峰的九十六學年度,全國有一百所大學、四十九所學院,專科剩下十五所(共一百六十四校)。
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表示,四一0教改有其時代背景,三十年前台灣的產業從世界分工下處於「半邊陲」狀況。另一方面,當時台灣也正從威權時代轉移到民主化、自由化、國際化發展。年輕一代經歷大學洗禮,受過論述、思辨的訓練,並學習接受不同的意見,進而形塑出現今最可貴的民主環境,這些也都可歸功於教改。
全國私校工會發言人尤榮輝表示,四一0教改發生之前,台灣累積了半個世紀對高等教育「窄門」的不滿,政府後續的政策,主要還是順應民意對高等教育的渴求,然而,大學數量一下子膨脹的太快,急就章、便宜行事的政策讓大量五專升格,「質」卻沒有明顯提升,形成當下浮濫的狀況。
尤榮輝表示,從正面來看,教改提供大量高等教育人才,確實對台灣的產業有所助益。呼籲加強私校退場、轉型。公立學校也要持續整併,並檢討學費調整措施。執政者應制訂政策時應把眼光放的更長遠,考量到人口變化、產業變遷等更多的因素,避免急功近利、討好選民的政策,缺乏長遠和前瞻的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