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溪北首座寵物公園啟用

宜蘭溪北寵物公園開幕。(記者張正量攝)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二十八日在員山鄉金山公園舉辦「溪北首座寵物公園啟用典禮」。縣長林姿妙邀請全縣民眾帶著毛小孩參與這場象徵人寵和諧共處的盛會。 金山公園是廣受親子歡迎的休憩地點,此次增設的寵物公園,不僅是縣府推動動物友善政策的重大成果,更為飼主與寵物,提供專屬的安全活動空間。園區內設有圍籬分隔的大小犬區,讓不同體型、性格的毛小孩都能安心遊玩,避免衝突發生。此外,園內還設置毛小孩專用遊具、清洗區,以及狗便袋自取站,全面滿足飼主與寵物的需求,展現縣府對動物福祉的重視。 員山金山寵物公園一開園就吸引毛小孩和主人開心遊玩。(記者張正量攝) 林姿妙表示,金山公園內的寵物公園是宜蘭推動人寵共融環境的重要示範場域,期望藉由這座設施,讓飼主與毛小孩共享幸福的生活空間,並吸引更多人投入友善動物的行列。她也呼籲縣民攜愛犬一同參與活動,共同支持宜蘭打造「友善動物城市」的目標。 溪北首座寵物公園是宜蘭推動動物友善政策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人寵共融新時代的起點,歡迎全縣民眾帶著毛小孩共同參與,共創宜蘭動物友善城市的美好未來。

Read MoreRead More

桃園草莓產業文化季開鑼

  桃園推草莓智慧化溫室管理,創新草莓文化季邀全臺民眾日採草莓夜賞燈會。(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二0二四桃園市中壢區創新草莓產業文化季行銷推廣活動」二十八日登場。副市長蘇俊賓出席表示,在市府與全國農會中壢辦事處共同努力下,桃園草莓從去年種植面積約五公頃、產量六萬多株,今年有望擴增至十公頃,產業的蓬勃發展指日可待。 桃園推草莓智慧化溫室管理,創新草莓文化季邀全臺民眾日採草莓夜賞燈會。(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今年市府媒合在地青農增設智慧農業設備、升級生產場域,包括草莓生長溫度土壤監測等環控設備、感測器及溫室高架耕作等,引導在地青年農民及農戶投入草莓產業,期提升農產業經濟產值。 桃園推草莓智慧化溫室管理,創新草莓文化季邀全臺民眾日採草莓夜賞燈會。(農業局提供) 農糧署北區分署秘書李瑞玉表示,草莓生長最適合充足日照、明顯日夜溫差、通風良好且相對濕度穩定的環境。桃園地區去年種植面積約五公頃,近期呈現穩定成長趨勢。 陳冠義指出,明年台灣燈會在青埔舉辦,市府整合周邊山東、月眉等草莓產區,推出「日採草莓、夜賞燈會」特色遊程,邀請大家一路從元旦假期玩到三月,在桃園吃得盡興也玩得開心。

Read MoreRead More

杏輝宜蘭馬拉松 鄉親饗美食

杏輝宜蘭馬拉松邀三太子神尊開跑。(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第三屆杏輝宜蘭馬拉松」二十八日清晨五時三十分在宜蘭運動公園田徑場揭幕,縣長林姿妙、杏輝醫藥集團總經理白友烺、議長張勝德及縣體育會理事長蔡岡志主持開幕儀式,六時鳴槍宣布賽事開跑。 林姿妙表示,這次馬拉松規劃充分展現宜蘭特色,吸引全國近二千五百名跑友參賽。賽道設計沿蘭陽溪與冬山河等美景地標,讓跑友在挑戰自我之餘,欣賞宜蘭的自然風光。 沿途設啦啦隊為跑友們加油打氣,並準備宜蘭特的色美食,如櫻桃鴨、糕渣及芋粿等補給品,終點則提供米粉羹、油飯與貓耳朵湯等小吃,為跑友補充能量。林姿妙期望,透過縣府與杏輝集團的攜手努力,為跑者留下滿足身心的運動體驗,並讓宜蘭成為更多人心中的美好記憶。 杏輝醫藥集團也為本屆賽事注入創新的亮點,新增國、高中(職)十一公里挑戰組,吸引了百餘名學生參賽。同時,董事長李志文號召公司員工、親屬以及合作夥伴參與,全馬路線更安排經過杏輝醫藥總廠,讓選手們感受到員工的加油祝福。

Read MoreRead More

加強溝蓋防滑 北市嚴格把關

水利工程處新式孔蓋。(台北市工務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廿八日表示,為提高道路服務品質及人行交通安全,針對路面設置人(手)孔蓋訂定抗滑標準為50BPN以上,要求各管線機關(構)配合辦理市區道路寬度超過八公尺分年分段防滑改善計畫,更藉由與中華鋪面工程學會合作孔蓋防滑改善抽測,以確認改善成效。 工務局指出,今年為深入探討孔蓋防滑能力下降之可能原因及公式,工務局與鋪面學會透過對歷年執行成果分析,利用數據擬合模型進行預測評估防滑措施成效,預測孔蓋抗滑係數表現與安全使用年限,以協助各管線機關(構)做為制定孔蓋更新計劃依據,期許各管線機關(構)能將其應用於後續排程考量,並於後續設計或選址時優先避開已知較高衰退性變數,提升市區道路品質,保障用路人安全。 另外,針對市區道路範圍占有全市二十三%孔蓋數量之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及衛生下水道工程處,亦為提升市容環境及用路安全,特別設計防滑功能並結合相關元素,研發星芒紋路止滑錨釘等花紋的防滑孔蓋並且於實驗室內取得50BPN以上結果,並於現地道路試辦以驗證防滑效果達到預期。 自一一三年起亦配合孔蓋汰換或是道路更新,採用新式防滑孔蓋,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已完成三百七十四座防滑孔蓋更新,後續每年可辦理數量約為四百二十八座;另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現已經施作四百座,並預計於十年內更新完成一萬座。此外,工務局新建工程處亦持續精進改善道路及人行道平整度以及人行環境無障礙空間改善。

Read MoreRead More

新平溪煤礦建築群列歷史建築

新北市府文化局公告登錄「新平溪煤礦歷史建築群」為新北市歷史建築,其中的卸煤櫃保存完整。(新北市府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文化局公告登錄瑞芳「新平溪煤礦歷史建築群」為新北市歷史建築,包括坑口、水平坑道(部分)、翻車台、卸煤斗、選洗煤場、儲煤槽、卸煤櫃、檢量室、鐵軌、十分專用側線軌道等十處建造物保存完整,永續北台灣礦業發展歷史記憶。 新北市府文化局公告登錄「新平溪煤礦歷史建築群」為新北市歷史建築,其中該煤礦礦坑口保存完整。(新北市府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表示,該局今年五月接受民眾申請提報「新平溪煤礦歷史建築群」,經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邀請文資審議委員、提報人、平溪區公所、建物及土地所有人等相關單位辦理多次會勘,於十一月廿九日提送市府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 新北市府文化局公告登錄「新平溪煤礦歷史建築群」為新北市歷史建築,其中的坑道內部保存完整。(新北市府文化局提供) 文資委員認為「新平溪煤礦歷史建築群」現場建造物多數保存完整,構成煤礦生產、處理與運輸之系統,呈現產業運作方式與技術特色,具備建築史及技術史價值,審議通過將「新平溪煤礦歷史建築群」登錄為歷史建築。 文化局長張育表示,新平溪煤礦雖已停止運作,現場採礦設施系統多數仍保存完整,登錄歷史建築不但可保存在地歷史記憶,亦可使民眾了解北台灣煤礦產業發展歷史及開採運作過程;未來文化局亦將持續推廣礦業文化資產,促進本市礦業文化資產的活化及永續保存。

Read MoreRead More

捷運士林劍潭橋下空間翻新

捷運橋下的空間打造大小的口袋空間,提供多元、具有彈性的座椅。(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推動「捷運綠廊串連人行動線(士林-劍潭站)更新工程」,將捷運士林站至劍潭站之間的橋下空間重新營造為串聯都市與自然的友善環境。此次工程以「驛×憶×藝」為主題,結合歷史人文、生活記憶與藝文特色,以人本友善的理念,設計流暢的步行動線與舒適的休憩空間,全面提升地區環境品質。 台北市公園處二十八日表示,捷運士林至劍潭站段為淡水線最接近山系的路段,早期是農田,有福德洋圳灌溉於其間,隨著這一帶的經濟發展,匯聚早市、夜市、戲院等多元文化,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 隨著士林站TOD大樓、五號倉庫旅館開發案、陽明戲院都更案以及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等重大建設的執行,士林地區逐漸煥發全新風貌。市府在積極推動都市開發的同時,也重視地方綠色景觀及民眾步行便利性。此次綠廊更新改造,結合歷史元素與現代機能,打造一個兼具文化活力與人文溫度的空間,未來更將成為士林居民與遊客的熱門休憩地點,為台北增添更多活力與可能性。 此次更新改善了士林至劍潭捷運站之間的步行環境,提升景點串聯性與空間使用效益。例如,調整減量機車停車位數量以優化步行路線,拆除封閉的圍牆以增加視覺開放性,同時重新調整植栽位置、全面升級夜間照明系統,讓公共空間更加安全與宜人。

Read MoreRead More

新北大同路自來水管完成遷移

新北市捷運汐東線汐止大同路自來水管線完成遷移,提升汐止地區供水品質。(新北市府捷運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捷運汐止東湖線要徑工程於日前完成大同路自來水管線遷移,自來水公司已於廿六日起調整改由新設∮800mmDIP管供水,提升汐止地區的供水品質;接續即將進行舊有自來水管線移除,提前解決未來汐東線主體工程進場障礙。 捷運局長李政安指出,大同路自來水管線遷移施工範圍為大同路一、二段,總長約一點二公里,因施工處是汐止地區重要的交通幹道,而且地下管線複雜,增加施工的困難度,為減少對交通的衝擊,施工廠商避開上下班尖峰時間於夜間施工。感謝鄰近居民及用路人的包容配合,讓管遷作業能夠如期如質在八個月內完成。 新北市捷運汐東線要徑工程大同路自來水管線遷移完工,提前排除捷運施工障礙。(新北市府捷運局提供) 李政安表示,大同路自來水管線遷移作業完成後,自來水公司進行試水作業確認沒問題,十二月廿六日起調整改由新設∮800mmDIP管供水,舊有的∮600mmDIP管將拆除,接續進行施工範圍的路面銑鋪作業,預計農曆年前恢復道路平整順暢。 捷運局表示,目前汐東線要徑工程整體進度超前四點三一%,其中吉林街與福德三路道路拓寬工程也如期推動中,配合拓寬工程新設二米乘二米的雨水箱涵,也已完成一百公尺的箱體結構,力拼於明年汛期前達到蓄排水效益,降低吉林街、福德三路及南陽街鄰近道路積淹水機率。

Read MoreRead More

致力傳承南管 陳嬿朱膺保存者

文化部長李遠頒授認定證書予南管音樂保存者陳嬿朱藝師。(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文化部二十八日辦理「一一三年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授證典禮,由部長李遠頒授認定證書予南管音樂保存者陳嬿朱藝師,表彰其於南管音樂領域成就;他並強調,作為文化部的一分子,未來將更努力推廣傳統文化,除透過師徒制傳習計畫,也會與教育部等合作,期盼讓文化進入校園,讓傳統文化永續傳承。 陳嬿朱說,南管音樂正面臨斷層危機,成為保存者後,首要任務就是培養接班人,「我們必須要有接班人來接班,這就是我的責任」,她一定會給自己加油,給國家一個生生不息、永續傳承,讓南管音樂一代接一代,「把接班人教出來,傳承我的棒子」。 文化部說,本次新增認定保存者陳嬿朱,師承藝師張鴻明及吳道宏,指、譜、曲皆嫻熟擅長,尤其唱曲技藝精湛,並能熟知南管相關知識,曾擔任張鴻明助教多年,具有相當教學經驗;陳嬿朱擅曲唱,亦可職司琵琶、二弦及三弦,長年於臺南南聲社及高雄地區教授南管音樂,對於南管音樂的實踐及知識具有高度掌握,在南管演唱方式與樂器彈奏皆具藝術性,且保有臺灣南管傳統韻味的古樸性,為南管界代表性人物。 文化部長李遠說,陳嬿朱十歲左右,從台語片中聽到南管音樂,被優美的旋律深深吸引,從此愛上南管音樂,「陳嬿朱天生就是一位南管音樂的傳承者」。

Read MoreRead More

屏關懷街友 啟動避寒安置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屏東縣遊民收容所與旅館合作,鼓勵街友入住旅館過寒冬。(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屏東縣遊民收容所啟動低溫措施,提供禦寒物資、發放住宿券,鼓勵街友入住旅館過寒冬,並且與旅館合作提供避寒安置服務。 屏縣府社會處統計,今年十二月以來,屏東縣遊民收容所已提供二百十四份熱食、禦寒物資三百十人次,並開設避寒安置服務;另外,為提高街友安置意願,與旅館合作已提供二十四人次避寒安置服務。 縣府指出,部分街友因移動不便且擔心離開露宿地點後個人物品會不見,不願接受避寒安置,社工人員加強關懷與提供禦寒物資,透過訪視觀察街友精神和身體狀況,並確保有足夠保暖衣物。 社會處表示,第一線社工發現,入冬以來,許多善心人士和團體自發性關懷街友,陸續發放棉被、熱食等物資,在寒冬之際增添暖意,然發放時間過於集中,造成資源浪費情形,呼籲社會大眾、慈善單位可以社會處為平台,經社工人員評估個別街友需求後提供物資。 縣府說,屏東市康定街設有遊民收容所流星家園,每天皆有發放餐食、定期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年節時亦有應景活動,在高低溫時期加強關懷訪視並提供物資。

Read MoreRead More

嘉厚德獎 翁岳生、林懷民、李家維獲殊榮

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左二)、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左四)、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左一)榮獲嘉縣首屆厚德獎。(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財團法人嘉義縣清新閣文化藝術基金會,今年首次籌辦第一屆「厚德獎」徵選,共有二十七位推薦人選,最終選出三人。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獲獎,各頒發得獎證書、獎座及獎金十五萬元。 財團法人嘉義縣清新閣文化藝術基金會是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創辦,設立宗旨為弘揚至善美德,獎勵個人奉獻所能,發揮文化暨藝術之善能量,益利偏鄉、社區之發展,貢獻卓著,堪為全國典範者,特頒厚德獎。 基金會介紹,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嘉義縣義竹鄉人,服務司法、學術界四十餘年,以先父之名義捐資成立翁元章文教基金會,弘揚法治、獎助及推展法治教育,是「公法領航者」;另以先父開設濟世救人之中藥房「存德堂」為名,捐獻祖厝給義竹鄉公所。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嘉義縣新港鄉人,以本土素材與傳統美學入舞,透過免費戶外公演,鼓舞民眾熱愛本土情操,帶動當代劇場勃發,藝術成就享譽國際;另將先祖開泰醫師濟世診所與祖厝「培桂堂」捐給社會,經指定為縣定古蹟開放參觀。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台灣澎湖人,培育三萬多種的活體物種資源,是全球最豐富的植物蒐藏,充分發揮科學專業,整合運用社會資源,具體實踐守護生物多樣性的信念,成功復育蘭嶼自然生態,重現蘭嶼蘭花之島的新風貌。 基金會創辦人翁啟惠說,翁岳生、林懷民、李家維從自己的專業出發,默默耕耘並服務社會,逐漸擴散自己的理念,最後形成一股深植人心的文化力量,這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一件事,得獎者至善美德事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楷模,獲獎可謂是實至名歸。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