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通車25年 企業新標誌亮相

北捷通車二十五週年,全新企業標誌亮相。(記者周閩生攝)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捷運通車至二十八日邁向第二十五年,台北捷運公司為慶生所設計了全新的企業品牌標誌也正式亮相,品牌標誌中分別代表科技與生活的藍色、綠色,經過明度與彩度調整,讓藍與綠重新調和,使色彩表現更一致,如同生活與資訊緊密連結。為更符合數位時代的雋永形象,另加入圓弧、流動線條,構成更洗鍊的造型,保留品牌識別度與大眾印象。 北捷表示,最早品牌標誌設計源自於「台北捷運系統」(後發展出「台北捷運工程局」跟「台北捷運公司」)的標誌造型,隨著企業精神的傳承與革新,注入視覺設計元素的時代感,逐步將其形態延用、深化與調整,成為近年為人熟悉的模樣。 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台北捷運已不只是大眾運輸工具,更結合了民眾的食、衣、住、行等必要元素,將觸角延伸至生活事業,成為民眾不可或缺的生活品牌之一。 北捷指出,為配合公司未來發展、時代脈動及消費者需求,台北捷運依據政府採購法辦理公開評選,選出得標廠商,以創新的變革為基礎,委託專業廠商規劃包含品牌升級概念發展報告、CI基本系統規劃設計(含LOGO、標準字、色彩、輔助圖紋等)、六十項應用系統規劃設計、CI手冊設計製作、動態識別製作、企業內訓、後續企業內部推廣諮詢服務等全套服務項目。 另為撙節經費,新版企業識別將採階段性更換,首先於去年遺失物中心智慧倉儲開幕記者會、二十五週年紀念酒瓶身使用,公司官網、台北捷運GO APP等數位載體也已陸續更新;與旅客第一線接觸且與形象連結較強物品優先更新,如大樓外觀招牌、名片等,藉此向旅客展示並傳遞新企業識別樣貌。至於其餘項目則以新舊並存方式,配合庫存及使用年限逐步汰換。

Read MoreRead More

林口行政段危老重建開工

新北市林口區第二件行政段危老重建案昨日開工,將興建地上十一層地下三層之新式住宅大樓,改善居住環境。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林口區行政段危老重建案二十七日上午在副市長陳純敬、都市更新處長張壽文等見證下,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起造人晉騏建築公司偕同原地主等共同開工動土,將興建地上十一層地下三層之新式住宅大樓,改善居住環境,也為當地提供充足的住宅供給。 本案基地位處林口仁愛路一段二七二巷,屬於林口都市計畫建成商業區,鄰近林口區公所、醒吾科大、竹林山觀音寺等地,是林口區危老重建案中的第二案。 都更處指出,本案基地為單一地號,土地所有權人相對較為單純,原來為一層樓加強磚造之平房住宅,地主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意與起造人合作重建,申請危老容積獎勵約百分之二十八,於去年二月取得危老重建計畫核准、十一月間即取得建造執照。 副市長陳純敬表示,市府持續落實都更三箭政策目標,除危老重建外,尚有一般都更、防災都更及簡易都更等多元管道,供申請人依自身基地條件選擇合適方式進行重建,使民眾得以擁有安全舒適之居住環境及品質。 陳純敬說,目前新北市受理的危老重建計畫有三百五十九件,經核准案件中近四成為三百平方公尺以下,大多屬自地興建情形。

Read MoreRead More

竹縣擘劃公共自行車系統

竹縣府舉辦公共自行車系統評估規劃地方座談會,蒐集民意。(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致力打造綠能低碳城市,推展綠色運輸。為強化公共運輸最後一哩接駁,及短程代步運具功能,縣府計畫建置公共自行車系統,並辦理可行性評估規劃,日前舉辦地方座談會,邀集立委、議員等地方人士與會,蒐集十三鄉鎮民意,納入可行性規劃參考,縣府和民代也順利凝聚共識,希望經過審慎評估後,能儘快進入建置階段。 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產業繁榮發展,城市發展蓬勃,近年人口快速增加,交通問題更顯重要,除提出十大交通建設打通縣內交通脈絡外,縣府團隊也積極研擬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可行性評估規劃,初步針對人口較密集的區域評估,針對各縣市已建置的系統做優缺點比較,配合新竹縣地理環境和鄰近竹科等種種條件綜合考量。 交通旅遊處長游志祥說,目前台灣已有十三個縣市以不同形式和營運模式投入推動公共自行車建置和營運,包括新竹縣原有的愛心自行車和其他縣市正在推行的Youbike、T-bike、K-bike、P-bike及Moovo等系統。這次座談會主要目的就是蒐集各界民意,凝聚在地需求,從而確定新竹縣公共自行車的發展條件和功能定位。 交旅處說明,會中大家取得樂觀支持建置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共識。規劃案將以人口較密集的竹北作為先期計畫,峨眉湖、北埔老街等風景熱點則會在後續計畫納入。 負責承辦規劃的中華大學表示,公共自行車很適合作為公共運輸最後一哩接駁,與短途代步運具使用,後續會針對營運規畫、財務、系統穩定性、道路現況條件及實施之區域等,提出分期分區推動的概念,供縣府後續參考。  

Read MoreRead More

知卡宣公園籌設共融遊戲場

花東基金挹注七千五百萬元預定於花蓮縣知卡宣森林公園增設四座共融式遊戲場,縣長徐榛蔚率相關單位現場會勘。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爭取花東基金挹注經費七千五百萬元,預定於知卡宣森林公園增設四座共融式遊戲場。縣長徐榛蔚視察園區設施後,針對植栽改善、無障礙空間、裝置地景、園區動線、健康步道提出建議,期盼將知卡宣公園打造為孩童盡情發揮創意、快樂遊玩的共融式遊戲場。 徐榛蔚二十七日表示,孩子透過遊戲與人互動,大量且快速的發展心智能力;讓孩子快樂地遊戲,不但可以促進人際關係發展、肢體動作的協調、語言能力的表達,更可以增進親子間情感的互動。「遊戲場」可以說是兒童成長發展的重要環境,而共融,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不是遊具的類型。 農業處表示,縣府致力為兒童打造安全且快樂的成長環境,爭取花東基金挹注經費七千五百萬元,預計於花蓮最大的森林綠地知卡宣森林公園,增設四座不同主題特色的共融式遊戲場,並進行無障礙設施改善及景觀營造等工作。

Read MoreRead More

安樂自閉生 從桌球找到自信

安樂高中余田邦(中)同學參加全國中等學校身心障礙者會長盃桌球錦標賽,榮獲國中自閉症男子組第一名。(記者郭基生攝)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基隆市安樂高中三位自閉症學生,勇於挑戰自我,參加一0九學年度全國中等學校身心障礙者會長盃桌球錦標賽,其中,余田邦獲國中自閉症男子組第一名。 為推展學校身心障礙者體育運動,鼓勵特教學生培養運動習慣,由教育部體育署委託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舉辦的全國中等學校身心障礙者會長盃桌球錦標賽,安樂高中在老師帶領校內三位自閉症學生參賽,勇於挑戰自我,三位同學透過與各路好手切磋球技激發潛能,最後由余田邦獲國中自閉症男子組第一名。 余田邦在校即對桌球展現無比熱情,除了在體育課與同學共同練習外,也不忘在課餘時間持續練習,精進桌球技巧,隨著桌球越打越好,自信心也逐漸增長,最後跟著大家一起挑戰自我參加比賽,比賽前一晚更是興奮期待到睡不著。 教育處表示,市府向來重視特教生的潛能發展,鼓勵參與亞特盃及心智障礙啦啦隊等各項全國性比賽,並每年辦理適應體育課程、特教學生美術比賽暨得獎作品美展等活動,期待學校持續鼓勵特教學生多元展能,讓更多人看見孩子不一樣的一面。

Read MoreRead More

頭城鎮長盃5人制足賽開踢

提升學童們足球技術水準,頭城鎮公所舉辦「第一屆頭城鎮長盃五人制足球邀請賽」廿七日登場。(頭城鎮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頭城鎮公所為提升足球運動風氣、堅實小學足球運動的基礎,提升學童足球技術水準,培養選手樂觀進取、團結合作的運動精神,強化「五人制足球賽」的推廣,二十七日假鎮立運動公園「五人制足球場」,舉行「第一屆頭城鎮長盃五人制足球邀請賽」開幕式,展開為期兩天的賽程。 參賽隊伍除了頭城國小、人文國中、小之外;還有來自各鄉、鎮的大隱國小、北城國小、員山國小、南屏國小、七賢國小,以及熊兄弟俱樂部等。 鎮長曹乾舜表示,五人制足球從南美洲興起,是一種在室內(外)都可從事的運動,因為講求的是安全、簡單,在國際間迅速發展,更成為巴西人的最愛。公所為提供喜愛五人制足球運動的大、小朋友能夠有舒適、安全的活動場域,因此在規劃及建置階段,完全選用合乎國際標準、專業的運動草皮,加入精緻橡膠顆粒的彈性層,於一0八年底完成五人制足球場。

Read MoreRead More

基隆紅磚屋 打造青聚點

基隆市青聚點計畫,產發處將邀請青年協作紅磚屋活化再利用。(記者郭基生攝)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以「紅磚屋」為名,向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爭取「青聚點」計畫,產發處日前邀青年參與協作討論,青年提出創業過程希望政府部門提供創業資金、專業顧問團等軟硬體資源協助,以及未來紅磚屋能發揮一站式服務功能,成為在地青年培力所。 產發處長黃健峰表示,紅磚屋將是市府首座青年據點,青年參與協作討論提出創業最需要的資源有資金、創業貸款援助、一站式公司設立窗口服務,以及財務、會計、品牌行銷專業諮詢服務、整合空間與專業人才資訊,希望青聚點能提供活動交流空間、諮詢顧問平台、直播設備、策展空間、會議室、舉辦戶外市集行銷青創品牌、二十四小時不打烊、啤酒暢飲服務等。 基隆市青聚點計畫,廣獲青年朋友參與,產發處將陸續邀請青年協作與關心紅磚屋活化再利用的朋友參與討論。(記者郭基生攝) 黃健峰指出,近年來市府持續給予青年創業支持與資源,一0九年度青孵計畫補助十一家在地創業青年,也透過SBIR計畫及圓夢貸款等計畫,鼓勵在地企業創新研發、拓展商機,累計一0五年到一0九年已協助業者金額達六千三百多萬元。

Read MoreRead More

苑裡客庄國小 半戶外球場啟用

苗栗縣苑裡鎮客庄國小新建的半戶外球場,二十七日上午落成啟用。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苑裡鎮客庄國小半戶外球場二十七日落成啟用,提供學生優質的運動空間,假日也可開放民眾運動休閒。 在縣府、立委陳超明爭取下,客庄國小獲體育署補助一千零八十萬元,縣府配合一百二十萬元,去年八月興建半戶外球場,昨天在二十週年校慶暨社區聯合運動大會舉辦落成啟用儀式。 縣長徐耀昌指出,上任後積極配合體育署推動「SH150方案」,希望學校除了體育課外,在晨間、課間、課後時間安排每週一百五十分鐘的體育活動,強化學生的體適能。 慈文國小活動中心是鋼架的智慧綠建築,啟用後市長及貴賓與同學合影。(記者陳中興攝)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斥資五千萬元、花費兩年時間起造的桃園市慈文國小活動中心昨天啟用,市長鄭文燦希望活動中心與社區共好及共享。 慈文國小校長林佩娟說,該校屬於小而美的社區學校,教育局一0七年撥款校方進行興建活動中心,去年完工並進行內部冷氣及設備裝置。 慈文國小活動中心啟用後,第一場三對三鬥牛比賽,由市長鄭文燦開球。(記者陳中興攝) 鄭文燦在剪彩啟用儀式中說,慈文國小活動中心採用圓形鋼架的方式興建,是一個智慧綠建築,校方希望也能兼具多功能性質,做為電影欣賞場所。市府同意校方採購投影設備,加碼補助二百萬元。 慈文國小昨天並在操場舉辦親子園遊會。

Read MoreRead More

竹市3醫師公會 捐鳳梨濟弱

新竹市醫師公會、中醫師公會及牙醫師公會發起挺果農,採購256箱鳳梨捐贈竹市社會福利機構、單位、共餐據點及長照服務據點等單位。(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醫師公會、中醫師公會及牙醫師公會發起挺果農,採購二百五十六箱鳳梨捐贈新竹市社會福利機構、單位、共餐據點及長照服務據點等一百三十六個單位。 接受捐贈的新竹市天主教仁愛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湘雅表示,基金會將把三醫師公會暖心捐贈的鳳梨製成鳳梨酥、鳳梨蝦球及鳳梨果干等成品,提供給中心內接受服務的身心障礙者。 新竹市醫師公會、中醫師公會及牙醫師公會發起挺果農,採購256箱鳳梨捐贈竹市社會福利機構、單位、共餐據點及長照服務據點等單位。(記者曾芳蘭攝)

Read MoreRead More

竹市抗旱總動員 節水抽大獎

新竹市長林智堅在客雅溪水資源中心試取「RO級」再生水。(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二十七日宣布,為號召全民抗旱總動員,只要民眾五、六月任一期帳單用水量較上期節省超過百分之五,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Apple Watch,並受封「抗旱節水達人」。「抗旱節水大隊」也將深入全市,辦理十場抗旱節水宣導說明會,呼籲市民以「每人節水百分之五」,全市企業、商家「節水百分之十」為目標。 林智堅表示,水情嚴峻,日前中央宣布台中、苗栗月六日起進入供五停二的水情「紅燈」階段,除祈求老天盡快下雨,抗旱工作也進入最嚴峻的階段。 林智堅說,三十日至四月十五日,市府與自來水公司合作,於北區、東區、香山區召開十場次抗旱節水宣導說明會,讓民眾了解目前水情與節水方法,以市民「每人節水百分之五」,全市企業、商家「節水百分之十」為目標,團結合作、共度難關。 因應未來新竹市水情進入「紅燈」,一週將有兩天停止供水,針對分區供水、定點供水將可能產生的影響,各局處也做好相關整備工作。林智堅提醒教育處、產發處針對私立游泳池及三溫暖業者宣導,也提醒教育處盤整公私立學校校園用水,以因應未來停水狀況;並要求行政處透過各項管道,包含市長臉書、市府臉書、市府LINE平台等加強宣導,讓民眾了解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節水。 工務處表示,市府與中央合作努力「開源」,包括每天「北水南調」二十萬噸、「RO級」再生水、海水淡化、十七口抗旱水井,並新增「建築物抽排水再利用」,已連繫市內六處工地地下水資源可供使用,目前台積電已接洽取用。「節流」則有節水全民運動,呼籲全民「三個努力」,政府努力找水、企業努力節水、市民努力省水,在生活中落實,節今日之水、解明日之渴。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