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黏土,經由揉捏切打的過程轉化恐懼、焦慮或壓力,進而改善緊張和焦慮的行為。(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3級警戒,孩子們開始居家上課,家庭親子間的互動隨著長時間且密集相處下,關係逐漸緊繃,家長的照顧壓力急遽上升,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承接衛福部計畫的中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敏感到停止面談治療的家庭恐會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因為沒有傾聽的出口與教養的指導而陷入水深火熱的情勢,因此,提前部署緊急啟動「線上親職衛教諮詢服務」,開放仍在服務中的所有個案,除了保護性個案,還包含台中市社會局的補助性早療個案,由治療師執行每週1次親職諮詢與追蹤服務,以降低家庭衝突事件的風險。
中國附醫計畫主持人張鈺孜醫師表示,這項因應社會環境變遷的緊急方案,充分讓家長感受到心理的支持,當宅在家的時間拉長,家長與特殊孩子相處便容易遇到衝突與挫折,這時治療師提供的方法就像久旱逢甘霖般及時且有益。
藝術治療師江芊玥分享其中1位自閉症患者母親的回饋,媽媽說家裡樓下因為發生火災,導致他們必須臨時搬到其他可以居住的地方,但6歲的自閉症孩子受到火災逃生的驚嚇,以及到了陌生環境的不安,便加重其觸覺敏感的狀況,像是踩到廁所的磁磚就尖叫,因為現在的小磁磚和以前的大磁磚觸感不同。媽媽當時不知所措,幸好治療師及時在電話中建議媽媽,可以透過觸覺的經驗感受來轉化孩子的焦慮。
江芊玥說,例如用棉被包裹孩子滾動或是玩捉迷藏遊戲,以及陪著孩子玩黏土或是動力沙,讓孩子宣洩各種焦慮,逐漸穩定情緒。媽媽透過親職諮詢知道如何引導孩子重新適應新環境,也才緩和了親子之間的緊繃關係,媽媽很感謝中心提供這樣的諮詢管道。
江芊玥表示,表達性藝術治療對特殊孩子尤其是少有口語表達的自閉症者有多個面向的幫助,不僅促進感覺統合能力、提升專注力,更能改善情緒困擾與行為問題,例如:此自閉症個案經歷火災的驚嚇等創傷經驗,以及不適應新環境而尖叫的情況,當雙手對黏土揉捏切打時,在感官上便轉化了身體經驗到的恐懼或壓力,進而緩和緊張和焦慮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