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交安訓練 確保外送員安全

為加強提升機車外送員交通安全及防禦駕駛觀念,新竹市監理站與新竹市警察局交通隊結合Uber Eats聯合辦理美食外送員教育訓練。(圖由新竹市監理站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由於外送平台產業的興盛發展,外送員的交安問題層出不窮,為加強提升機車外送員交通安全及防禦駕駛觀念,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新竹市監理站與新竹市警察局交通隊結合Uber Eats聯合辦理美食外送員教育訓練。 新竹市監理站表示、外送員於運送美食途中,常因各種因素較其他駕駛人容易犯了搶快或違規駕駛行為,這種情形尤其以交通繁忙車流量相當大之十字路口更容易發生。 為加強提升機車外送員交通安全及防禦駕駛觀念,新竹市監理站與新竹市警察局交通隊結合Uber Eats聯合辦理美食外送員教育訓練。(圖由新竹市監理站提供) 依據交通部道安委員會提供新竹市交通事故統計分析,新竹市光復路、金山街、經國路為前三名易肇事路段,其中機車事故肇因排行前三名為未依規定讓車、未注意車前狀態、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 新竹市監理站針對分析結果設計教育訓練課程,除於學科部分加強防禦駕駛、路權觀念及交通法規外,同時術科由專業教練實車演練教導受訓外送員如何正確路邊起駛、兩段式左轉等實地騎乘訓練。

Read More

竹縣防疫獲獎 楊文科謝醫護

竹縣防疫、流感疫苗接種成效卓著,獲頒績優縣市獎,右為竹縣衛生局長殷東成前往領獎。(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積極防疫,面對過去三年多來的艱辛疫情,各界團結一條心對抗疫情,防疫成績斐然,獲衛福部頒發COVID-19防疫貢獻獎;而流感疫苗部分,新竹縣去年在六個月至三歲未曾接種的嬰幼兒之接種率達百分之六十八點六,高於全國平均,也獲頒績優縣市獎。 縣長楊文科表示,因應過去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新竹縣應變中心於一0九年一月廿日成立,縣府啟動各局處、十三鄉鎮市公所、衛生所防疫人員跨區支援機制、協調縣內六大醫院完成整備工作,新增七家COVID-19檢驗認可機構,滿足全面防疫需求。 楊文科感謝第一線醫護和所有防疫人員堅守崗位,守護縣民的健康,有賴各局處及合作醫院的防疫人員不分日夜、假期加入防疫抗戰工作,得到防疫貢獻獎是實至名歸;他提醒鄉親在人潮聚集處可配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保持社交距離,邁向疫後新生活。

Read More

回饋家扶 昔受助童變認養人

苗栗家扶中心認養人相見歡,縣長鍾東錦到場參與。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家扶中心為感謝認養人長年對認養童的付出,四月十六日假三義鄉西湖渡假村辦理「二0二三苗栗家扶相見歡─「西」手桐遊,「湖」光山色」活動,七十三位認養人邀請認養童及雙方眷屬共一七八位,總計二五一名參與相見歡。 「名峰」是本次相見歡活動的眾多認養人當中,其中一位從「扶助童蛻變為認養人」角色的與會者。名峰在十一歲時,父親因為生病離世後,母親就一個人承擔起持家以及撫育四名子女的重責。 苗栗家扶中心認養人相見歡,縣長鍾東錦到場參與。(記者葉蒼秀攝) 苗栗家扶中心在九十四年間開案扶助了名峰與妹妹們,這個契機也讓他與認養人:曾朝琴先生牽起了認養人與認養童的緣分。 回憶那些年扶助歷程,名峰說:「時常透過書信、臉書與曾叔叔維繫,關心彼此的近況,還記得在台北求學的那些年,帶著女友一起去和曾叔叔吃飯,猶如見父母的感覺」。在名峰的心裡,曾叔叔確實就像父親般讓他信賴且依靠著。 今年已二十九歲的他,也已成家立業,家庭與事業美滿的同時,不忘當年受人點滴的幸福,深信自己是有能力回饋與付出,於是,在家人的支持下,回到苗栗家扶中心擔任認養人,讓綿延十六年的「助扶」之情,再自己身上繼續無限期傳承。 此外,永安喜餅餅舖主人江金榮,同為苗栗家扶中心的認養人,共扶助三名經濟弱勢兒少,使其得以安穩求學與成長。 苗栗家扶中心持續性的針對縣內經濟弱勢家庭提供服務,在十八鄉鎮共扶助九0六戶、一六五九名經濟弱勢家庭的兒童與少年,總計有四六九三名認養人每個月提供兒少經濟上的協助。

Read More

新臺馬輪首航 回家的路更舒適

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行政院長陳建仁、副院長鄭文燦等人,為新臺馬輪首航剪綵。(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新臺馬輪」即將取代「臺馬輪」,是日本建造的新船,三月即停泊在基隆港,十六日正式舉辦首航典禮,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等人出席。 總統蔡英文表示,「新臺馬輪」讓馬祖鄉親回家的路更舒適方便,將帶動馬祖觀光旅遊的發展。蔡英文表示,很高興跟所有貴賓共同見證「新臺馬輪」的首航,這是促進臺灣和馬祖間交通的重要里程碑。行政院在二0一九年核定十一億四千萬元的造船經費。「新臺馬輪」的加入,不僅讓船班的調度更有彈性,同時讓馬祖鄉親回家的路更舒適方便。 總統蔡英文見證交船儀式,將「平安瓶」贈交給新臺馬輪船長陳生財,並進行剪綵儀式。接著登上新臺馬輪參觀無障礙區、座艙區、貴賓臥艙區及駕駛艙,約在下午四時餘下船離開基隆。 交通部航港局葉協隆局長於首航典禮中簡報新臺馬輪購建計畫,介紹新臺馬輪計畫總經費十一點四億元,由中央全額補助辦理,該船總噸位五三四一,可載運六四二名旅客,並同時搭載四十五輛小客車與四個廿呎冷藏∕冷凍櫃,不僅可滿足馬祖離島地區當地鄉親車輛運送、生鮮蔬果之載運及郵件託運等需求,為提升公共運輸之美學設計,航港局特別委請台灣設計研究院協助規劃新臺馬輪船身外觀設計及空間規劃,簡潔的色塊及線條並融入馬祖地區當地元素,提升公共運具之美感,更能吸引民眾搭乘。 新臺馬輪係由連江縣政府委託全港通航業股份有限公司營運,今日啟航後,將先替代臺馬輪航行南竿─東引航線,及臺馬之星週修時的臺馬航線,今年六月一日將為臺馬航線的輸運主力,提供馬祖鄉親更優質的離島海運服務。票價依艙等不同,全票為四百至七百元間,六月一日起航行於台馬航線,全票為六百至一千八百元間。

Read More

王拓作品展 看見文學到政治

基隆社區大學雞籠學社經過長時間籌劃,即日起至六月三十日在基隆黃蠟石文化館推出「金水嬸的囝仔-王拓」展。(記者吳翊慈攝)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社區大學雞籠學社經過長時間籌劃,即日起至六月三十日在基隆黃蠟石文化館推出「金水嬸的囝仔─王拓」展。基隆社區大學表示,希望藉由王拓文學作品、政治評論與相關報章雜誌、海報等收藏,讓大家重新認識王拓。 基隆社區大學校長蔡素貞說,王拓是基隆市民主發展的導師,也是鄉土文學、環保和民主鬥士,在文學與政治間跌宕。生於基隆八斗子漁村的王拓,在政大就讀期間,開始小說創作,初期文學作品多以故鄉八斗子漁村為背景,述說漁民與漁村的困頓,也展現討海人堅忍卓絕的精神。 一九七五年,王拓發表《金水嬸》小說後,小說背景由漁村轉移到都市,開始對現實的批判,是台灣鄉土文學大戰中的代表人物。蔣勳曾稱讚王拓是「寫實文學中新起的道德力量」,他的評論更是犀利、精準,常言人所不敢言。在七0年代的台灣作家中,具有承先啟後的影響,而作品中對於市井小民的深刻觀察,更展現出對於人性的關懷。 王拓之子、前基隆市議員王醒之表示,此次他提供的展品中,最特別的是王拓生前使用的各式菸斗與他不同階段的文學手稿,這兩項物品幾乎可以代表著年輕的王拓「從文學到政治」、老年的王拓「再從政治回歸文學」的人生歷程。 王醒之說,基隆孕育了王拓,王拓則透過他的文學創作、政治實踐,讓世界看到基隆、看到來自社會底層的生命力、看到政治壓迫所淬煉出的時代精神。

Read More

國中科技創意競賽 基隆奪銀

旗開得勝!基隆中山高中國中部再奪生活科技優異獎項。(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聯合辦理「一一一學年度公私立國民中學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生活科技組」,在四月十五日圓滿落幕。基隆市共榮獲銀牌及團隊精神獎。 競賽主題為貨櫃運輸,學生需要在有限的四個半小時內,將仍是木板、木條及小型機械零件等材料,製作出一台投射機及一台貨櫃運輸機,並實際操作以獲得最終評審的分數。 中山高中國中部已是參賽多年的常勝軍,再次以穩健的設計及精準的操作獲得評審青睞,除團隊精神獎外,更以高分獲得銀牌殊榮。 基隆銘傳國中在市賽時就創下前所未有的五層貨櫃疊疊樂紀錄,只可惜這次學生因自備材料問題發生失誤。 基市教育處長劉美蘭表示,看著學生在競賽場上的努力與進步,也為教育現場帶來很大的鼓勵與期盼,未來基市會持續協助學校,辦理科技領域的課程與活動,期望可以開啟更多孩子對於科技領域的興趣與潛能。

Read More

海科館幼兒園招生15名 中籤狂喜

「海科館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今年已邁入第三屆,112學年度新生抽籤結果揭曉。(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全國首例在博物館附設有幼兒園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委託辦理海科館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今年已邁入第三屆,因辦理成效卓越,以及家長們滿意口碑分享,今年的招生再次吸引許多家長報名登記,報名人數再創新高,然今年可招的員額扣除舊生及員工子女等優先順位錄取員額,僅能再招十五名新生。中籤率低於三成,這也讓中籤的家長與小朋友欣喜若狂! 海科館非營利幼兒園由金字塔幼兒教育研究學會承辦,幼兒園園長杜立方表示:「自一一0學年度接任開辦任務後,也同時運用海科館雙特展的主題融合在教案的設計中,除了實地帶小朋友經由展館參訪引發幼兒好奇心及從而引導各種議題探究外,孩子們的學習有更豐富多元的資源和場域,啟發幼兒全感官學習的經驗,而國際級的博物館資源和專家,也是孩子們最棒的學習寶庫。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也表示:「一個優質的教育環境在空間及規劃上,必是走在趨勢前端,在執行二:二十五師生比,也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照顧,園所空間視覺穿透性極佳,不會感到侷促和壓迫,從小養成開闊心胸,悠然在館區穿梭更是我們的日常。室內空間設置多樣感覺統合遊具,讓體能活動不因天候陰雨受限,支持孩子發展動靜皆宜的良好性格,打造一個充滿探索樂趣快樂學習的童年,也是海科館設立幼兒園希望送給每一位『海科寶寶』最好的禮物」。一一二學年度新生錄取名單官網公告:https://www.nmmst.gov.tw/chhtml/newsdetail/30/7472。

Read More

林麗蟬錄垃圾車廣播 宣導零落地

基隆市環保局錄製音檔廣播宣導,並持續執行破袋稽查以落實垃圾零落地、做好資源回收。(基隆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為有效維護市容景觀及環境衛生,改變民眾於垃圾車未抵達前將垃圾包提早放置馬路旁或隨意棄置的不良習慣,環保局邀請市府發言人林麗蟬錄製音檔,自即日起,在環保局二十五條路線垃圾車沿線廣播宣導,提醒市民好朋友共同落實垃圾零落地,做好資源回收,希望市民能一起配合執行,切勿再隨意棄置垃圾。 環保局也從今年三月一日起,針對在轄內亂丟垃圾及常見環境汙染行為,如丟棄煙蒂、吐檳榔汁(渣)、吐痰、寵物便溺未清除及路面、水溝汙染等,自二千四百元起加重裁罰,倘若影響環境衛生情節重大者,則視情況提高處分金額。 此外,環保局亦持續執行路邊無主垃圾包破袋稽查,自執行日起至今,已破袋逾千餘件;環保局長馬仲豪表示,透過播音宣導讓民眾在丟棄垃圾的當下,加深垃圾零落地的印象,並展現推動乾淨家園的決心,務請民眾共同維護美好生活環境,家戶垃圾包切勿隨意落地,造成環境髒亂之餘,還必須繳交罰鍰。請民眾共同關心環境整潔,做好資源回收。

Read More

經國管理學院更名德育 5月揭牌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向教育部申請通過改名為德育護理健康學院,找回「德育」的老招牌。(記者楊耀華攝)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已向教育部申請通過改名為德育護理健康學院,找回「德育」的老招牌,將在今年五月十三日五十六週年校慶時揭牌,希望能夠增加學校辨識度,對招生有幫助。 副校長吳文欽指出,早年德育護理專科學校以培育護理人員為主,在醫院貢獻,老校友很懷念「德育」的盛況,學生最多時達到六千多人,其中護理人員占一半左右。很多人聽到「德育」就知道是護校。 這幾年受疫情影響,護理人員需求量大,加上長照、健康養生等觀念,護理、健康相關科系人員就業市場越來越大,校方審慎考量,決定改名德育護理健康學院,目前教育部已經核准,學校在五月十三日校慶時辦理揭牌。

Read More

部基志工在職訓練 提醒減重

基隆醫院辦理「志願服務工作隊在職訓練暨一一二年度上半年慶生會」。(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辦理「志願服務工作隊在職訓練暨一一二年度上半年慶生會」,會中邀請基隆醫院婦產科醫師劉馥萍及個管師黃玥綺進行教育訓練與衛教宣導,並為志工慶生。 基隆醫院志工隊目前有一百二十六位志工,平均年齡近六十九歲,年齡層偏高且以女性占大多數。此次特別由醫師劉馥萍主講「高齡婦女相關婦科疾病-更年期症候群」,讓志工了解自己或家人可能面臨的生理變化。 另外,減重整合門診個管師黃玥綺於會中進行相關衛教宣導,「肥胖其實是一種慢性疾病」,期盼藉此課程志工能提升自我認知,守護自己及身邊親友的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