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iews
<中華副刊>菜之王東北大白菜
文、繪圖/陳皮梅
我喜歡大白菜,是受到我老婆的影響,她東北人,一到冬天就開始醃製一大缸酸白菜,還非得東北大白菜不可。根據她的說法,東北大白菜與台灣的大白菜品種不同,東北大白菜更沒台灣的大白菜脆甜,但要回味東北過年時才吃的那道經典靈魂的殺豬菜,裡面就一定是東北大白菜醃製的酸白菜才夠風味,因為它與殺豬菜裡的血腸,和五花肉更能融合出東北的酸味。
因此,吃量大且多的一鍋豪邁大方殺豬菜裡的酸白菜是很過癮的。
生活上很小器的大畫家齊白石除善於畫蝦外,也喜歡畫大白菜。
所以,大陸流行一個關於小器的齊白石想學山陰王羲之寫《黃庭,也就是道德經》換白鵝佳話的故事:有一天,彼時正是北平大風揚沙天,齊白石坐在畫室裡,忽然外面傳來吆喝賣大白菜的聲音。這下子他坐不住了,隨而靈機一動,他心想:「我何不畫一張大白菜去換大白菜,那也不失為一段文人佳話呀!」於是他走出門,只見鐵柵屋外有一個北方漢子的脖子上抻著老長的筋,正守著一車大白菜吆喝。這時,賣菜漢子見到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個白鬍子老頭,戴著一副小圓框眼鏡,正看著他一車大白菜出神,還露出十分想吃的垂涎模樣。這賣菜漢子見來了客人便忙著招呼說:「老先生,您要秤幾斤?我給您多秤一點。」
齊白石老先生從身上摸出一張卷紙,說道:「我拿這畫的大白菜,換你一大白菜,你可肯麼?」那漢子一聽,立刻勃然大怒說道:「我如不是看您一大把歲數了,我就一腳窩死你!這大大風揚沙天的有這樣消遣人的嗎?您倒想得美!拿一張畫的假大白菜,要換我一車子的真大白菜!」這漢子的一頓咆哮,弄得齊白石老先生摸不著南北,只好挾著畫灰溜溜地走了,他從鐵柵屋的大門側身鑽進去後留下一句話:「唉,真是有辱斯文啊!」
齊白石還曾在一幅大白菜的畫中提到:「牡丹為花之魁,荔枝為果之龍,獨不論白菜為菜之王,何也?」可看出他喜愛大白菜也為貧賤的大白菜抱不平。
據考證,世界上栽種大白菜最早出現在中國,在距今約7000年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時代遺址裡,就曾出土了甕藏的大白菜種子。大作家魯迅早期作品裡,也曾描寫過「膠菜」,指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山東大白菜;因為膠東半島所產的大白菜品質最好,故稱「膠菜」。山東人誇說的「泰山三寶」,其中第一寶即為大白菜。魯迅遷居北京後,在他小說裡出現的大白菜,就堆成一座小金字塔,點綴了北京古城普通人家的冬日風景。過去在北方如此,在東北更是壯觀,因為一到秋季大家就在東北黑土上大片大片栽種,等到收成後的東北大白菜不僅到處是堆成小金字塔販賣。這種被東北人稱為「百財」的老百姓貧賤尋常大白菜,不但因營養豐富而滋養無數老百姓,又有聚財、招財、發財、百財聚來的含意,所以在過年過節時更是東北人餐桌上的最愛。
我旅居北京時,最愛那物美價廉的北方大白菜,寒冬時一大顆就兩塊錢人民幣左右,有人一買就是一大麻袋,扛回家醃泡菜。我獨自一人在家時,卻喜歡拿來炒,配上木耳與紅蘿蔔,就能簡單料理出可口甜美的菜色了,所以我去菜市場時,那一顆顆飽滿結實的大白菜簡直讓我愛不釋手,有時看見路邊馬車拉著一車壘得高高滿滿卻廉價卑微的大白菜,在寒風或下雪的馬路邊,那瑟瑟發抖的瘦馬與一臉滄桑吆喝的賣菜漢子,這樣的情景往往讓我不由自主地多買一顆。回到了台北,一遇過年,老婆就會端出她老家那道有東北大白菜醃出酸酸酸白菜的殺豬菜,讓我大快朵頤。
有時生活的簡單,就像一顆顆大白菜,即便洗淨生吃,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