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打鐵舖懷舊風情

泉利打鐵舖

文/攝影 潘憲榮

旅遊台南,特地造訪鹽水最古老的街道——橋南老街,位於月津港邊的街道曾是鹽水最熱鬧的地區;如今雖繁華不再,但滄桑的古厝、店家與設施,仍充滿耐人尋味的懷舊風情。

漫步老街巷弄,腳步格外輕盈,耳畔傳來「鏗鏘、鏗鏘」的打鐵聲,隨著清脆聲音前往探訪,仔細一看,店家招牌寫著「泉利打鐵舖」,老師傅專注在敲打鐵器;這家頗負盛名的百年老店,不論是煉鐵、敲打、磨利……都採用傳統純手工模式;清脆敲打聲,節奏分明,宛如跳躍音符,為老街增添不少熱鬧氣氛。

在悶熱的工作間,和老闆閒談,我向他請教,是什麼力量讓他一直堅持這項辛苦的工作?他說:「我們家族從事這項工藝已200餘年,目前已傳承至第六代,當然要堅守這個行業,打鐵已不只是工作,而是一項責任……」從老師傅臉龐可看出一份堅毅與執著的精神,令人讚佩;的確,生活中有些工作不僅為了賺錢,更是一項使命。

巧遇一位老阿伯來購置鋤頭及鐮刀,他告訴我:「這家製作的鐵器相當好,我特地從嘉義來買,這種傳統工法製作的產品,絕非一般機械生產所能比擬……」是的,傳統工藝製作過程相當嚴謹,且融入先人的智慧與手感溫度,產品自然十分精良。

在四、五十年代,由於臺灣產業以農業為主,務農人口較多,對鋤頭、圓鍬、鐮刀……等各種農具需求與使用量頗大,打鐵店因運而生,有些地方,甚至形成打鐵街,穿行其間,各種敲打聲、磨切聲……此起彼落,形成農業社會特有景象;記得小時候,村子裡也有兩家打鐵店,每回走過店家,我總愛探頭看一下,經常看到打鐵師傅汗流浹背,這種工作確實非常辛苦,讀小學時,有一回戶外教學,導師帶班上同學參觀打鐵店,打鐵流程通常是先用高溫將鍛鐵燒紅,再打造成概略模型,接著逐步修整成形,每一個步驟都要非常確實;最後步驟是將完成的鐵器放入液體中冷卻,師傅說這項「淬鍊」過程,主要在瞬間改變鐵器溫度,增加其堅硬度,傳統工藝處處皆學問。

歲月流轉,打鐵舖曾在歷史演展留下風華歲月;雖然其逐漸消失,卻也留下不少生活啟示,如「打鐵趁熱」意旨做事要把握時機,一鼓作氣;「百鍊成鋼」生活要經得起磨練與考驗才能成就大事;「鐵杵磨成針」只要有耐心、毅力,堅持到底,再困難的事都能達成;走訪打鐵舖依稀更能領略這些深邃的意涵。

老街蘊藏豐美的人文風采,遊賞打鐵舖,找尋美麗的記憶,內心蕩漾知福惜福的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