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社論>防疫固然重要,人道仍應高於政治考量
在政策一日數變之後,民進黨政府日前決定,滯留陸港澳不具台籍的陸配子女,不准入境。這種作法充分顯示民進黨政府防疫以政治為優先考慮,把「反中」看得比人道重要的多。
二月十日起,兩岸直航班機僅限北京首都、上海浦東、上海虹橋、成都雙流、廈門高崎等五個航點,其餘全部停飛,往返大陸自然相對困難。十一日下午二時,陸委會處長蔡志儒宣布,基於家庭團聚及人道考量,國人或陸配所生,現僅有中國大陸國籍的子女,准許入境,但入境後需居家檢疫十四天。
當晚七時,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又說明,不是開放探親,而是基於人道,陸配子女為「有條件」准予入境,申請入境者需為原居住台灣者、該子女未成年且在大陸無親人可提供照顧,必須同時符合三種條件,才可透過專案申請,經審查才准許入境;隨後陸委會新聞稿,又再加上「父母皆在台」的條件,才能申請。
不到十個鐘頭,政策就改變三次,顯示陸委會事前並未周密考量,處理沒有章法;條件一次比一次嚴格,更證明陸委會對於陸配子女入境,並不樂見其成;但無論如何,允許陸配子女有條件入境,至少意味陸委會還沒有完全把人道考量置於腦後。
然而,消息傳出之後,不但引發網民熱議,甚至還有強烈反彈,經過蔡英文總統指示檢討,政策又再急轉彎,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有我國國籍才能申請入境,如果沒有,滯留陸港澳地區者不得入境;他並強調,防疫最大原則是國人優先,陸配的孩子出生時可以選擇國籍,如果當初沒有選擇台灣,「現在應該要自己做些安排及承擔」。
平心而論,在醫療人力資源有限的狀況下,貿然全面開放滯留大陸,特別是湖北的台胞入境,確實有其難度,因此政府對入境者有所篩選的作法,當然可以理解。不過,以國籍做為管制最大原則,顯然有商榷的餘地
例如,日本從武漢撤僑回東京的四架班機,其中就包括七十七名大陸籍、兩名台灣籍;韓國撤僑專機,六十人是中國大陸配偶;法國四次撤僑班機一共載回四百六十九人,法國公民只有二百八十人,其餘一百八十九人是歐盟各國公民及配偶子女;英國兩次撤僑班機,也有一百二十二人是歐盟各國公民及配偶子女。充分說明這些國家都是以人道為重,並不把國籍當成能否優先入境的主要條件。試問,這些國家不重視防疫嗎?
再說,民進黨政府以醫療能量、人流管制等為考量,禁止陸配子女入境,但主要被影響的只有陸配前婚姻子女、國人在大陸地區生的子女、以及排到專案居留的小孩三類,人數相當有限;如果這些都無法入境,試問目前在陸港澳滯留數以萬計的我國公民未來怎麼辦?難道他們都不能入境嗎?相反地,要是這些人都可以,為什麼就沒有人流管制和醫療能源的問題呢?
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日前才公布,從醫療設備、醫護人員、醫療費用、醫療保健系統等綜合分析,台灣醫療保健水準在全球首屈一指,民進黨政府也以此沾沾自喜,為什麼只要牽涉中國大陸就會變調呢?台灣好像什麼都匱乏,不得不進行管制。
說穿了,民進黨政府就是要刻意跟大陸對抗,從口罩禁止出口到排斥陸配入境,都反映了「反中」心態。相較於日本等國政府盡力協助大陸,以及日、韓、英、法等國的撤僑動作,民進黨政府真該感到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