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層行溪舊鐵公路橋 再利用納民意

 列入古蹟的二層行溪舊鐵路橋。(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二層行溪舊公路橋分列為古蹟和歷史建築,然日後如何再利用,和附近民眾息息相關,計畫執行單位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和文資處日昨邀集相關單位共同會商,讓各界了解兩橋歷史、構造特色、水理狀況和未來再利用,希望日後的修復再利用能廣納民意、更接地氣。
 文資處表示,古蹟「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屬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所管有,興建於日治時期的昭和四年(西元一九二九年),鐵路橋梁共有三代,第一代鐵路橋為單線橋,「二層行溪舊鐵路橋」為第二代鐵路橋,為一「複線」橋梁,是日治時期西部縱貫鐵路「雙軌化」工程下產物,也為台灣現存少數的複線鐵橋,和現今通行的第三代鐵路橋併列左右。

 列入歷史建築的二層行溪舊公路橋。(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提供)
 至於歷史建築「二層行溪舊公路橋」屬台南市工務局管有,興建於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為日治早期少見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橋梁。文資處表示,二層行溪舊公路橋體外觀有兩種不同樣式,地方原相傳乃二戰時期橋梁遭炸斷,歷經修建而造成,透過此次調查,終於解開謎團,原來是因為水患沖毀後重建,才造成前後有兩種不同橋梁構造形式,北側為鋼筋混凝土樣式,南側為鋼桁梁樣式,雙重形式並存,極為罕見。
 計畫主持人結構技師施忠賢表示,廣納意見後,經整理將納入計畫中,作為地方心聲的參考依據,希望文化資產不是冷冰冰的隔絕於外,而能更貼近民心與在地生活,引起更多人對文化資產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