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iews
南大大埔水鄉計畫 看見成果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今年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提出「大埔水鄉,三生共好」HUB計畫,由南大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教授王一匡及生物科技系教授張德生,團隊深入嘉義縣大埔鄉去了解麻竹筍等農業,並與大埔農民合作研發出具美白功能的麻竹筍發酵水。
南大表示,嘉義大埔鄉是台灣重要優質的麻竹筍產地,當地麻竹筍,纖維細嫩,筍乾外銷到日本作為拉麵食材。當地麻竹筍生產為粗放式,主要採收期在七到九月,麻竹筍在採收煮熟後,會放在大桶自然發酵一段時間,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因為麻竹筍含有大量水分,所以在發酵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發酵水。
由於種植麻竹筍農民表示,在處理發酵麻竹筍期間雙手皮膚都會變白,南大生物科技學系張德生教授即針對麻竹筍發酵水做各項的生物化學測試,發現發酵水具有美白功能且沒有毒性。張德生表示,將持續研究將發酵水發展成美白產品,並結合該校「大埔水鄉」計畫,促進在地產業活絡。
南大「大埔水鄉」計畫主持人王一匡則表示,麻竹筍農主要為中老年人,因為要在陡斜的山坡上採筍和搬運,工作十分辛苦,年輕人回鄉從事麻竹筍農業意願不高,本計畫將藉由麻竹筍發酵水研發,希望能擴大運用麻竹筍的循環經濟,營造環境友善的麻竹筍產業,此外也會與大埔國中小合作,讓學生了解在地產業,提高年輕人留鄉從事麻竹筍產業的意願。